近年来,景宁鸬鹚乡人大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以“情、理、法”为抓手,通过微网格治理、组团式服务破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复杂化、疑难化。 微单元治理 邻里矛盾邻里解 所谓微网格,是以自然村、居住小区、网格等为基础调整、优化的基层治理单元网格。鸬鹚乡将全乡8个村61个自然村划分为20个治理单元,引入联系党员、楼栋长、责任代表等多方力量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并推选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乡贤、有威望的老人等成立理事会,负责受理村民诉求,村民随时能找理事会成员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困难、邻里矛盾。今年以来,通过理事会收集群众意见问题36件,已解决31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2件。以邻里乡情为纽带,理事会推动了鸬鹚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事半功倍。 
探索“1+1+N” 复杂纠纷合力解 “1+1+N”矛盾调解机制,即一名人大代表全程服务,一名乡领导包案负责,社会专业力量、律师团队等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化解复杂疑难矛盾。今年来,鸬鹚乡人大着力协助破解陈年信访积案,人大代表牵头协调村民、村委、乡党委、县级部门等多层面关系,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社会治理中心,逐项理清诉求、逐人沟通方案、逐件整理资料,通过依法阐明事实、讲明情理、释明法理,对合理的诉求依法依规依情处理到位,同时也严肃处理无理的诉求和信访。尤其是在大搬快聚这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上,今年乡人大代表积极帮助理清历史资料,帮助争取发放拆房补助55户783027.3元。 
开展“云调解” 将矛盾化解在身边 针对近80%人口外流的现状,乡人大推出“云调解”模式,一根网线、一台电脑,让身处两地的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解决问题,有效化解村民土地、房屋等矛盾纠纷10余件。用好畲乡景宁域外(云和)服务中心,畅通沟通渠道,实行“周一值班”制度,由常住云和的代表进行轮值并参与全县范围的矛盾纠纷调解,目前共参与30余起,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同时用好“村民微信群”+“乡代表微信群”,建立联系机制,村民通过微信反映问题,由代表集中反映到乡里,进行统一协商解决,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群反馈群众意见问题13件,已解决11件。 
下一步,鸬鹚乡人大将持续深化“情理法”工作机制,加强和发挥自治作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发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