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田人大持续发力助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发布日期:2023-08-12 16:38 作者: 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青田县稻田养鱼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批示要求:“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

640 (9).png

2022年7月17日-19日,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并作出重要指示,为保护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农耕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监督”助力 

18年来,青田县人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将“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开发作为人大重点关注的重要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构建立体式、多维度的监督格局,助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640 (10).png

开展专题监督

多次围绕“稻鱼共生”相关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听取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专题报告,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督促改进相关工作,探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赛道”。

发挥代表作用

重视“稻鱼共生”有关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朱代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方山乡建设稻鱼共生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议”的推动下,青田建立了全球首个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

营造浓厚氛围

2022年1月6日,在青田人大的建议下,省人大代表丽水中心组来青就“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情况”开展会前视察活动,这一延续千年的农耕文化,引起的代表的广泛讨论,让更多人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引导全社会形成关注农遗、保护农遗的氛围。

640 (11).png

“立法”护航 

在确保稻鱼共生系统“不失传”,青田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换届以来,主动沟通衔接,推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逐步形成立法共识,2022年4月,在丽水市人代会上县委书记林霞提出“要将稻鱼共生系统传承保护纳入五年立法规划”。青田县人大紧随其后,就可行性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关于农遗稻鱼共生系统立法可行性的调研报告》,提出“要以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召开为契机,加大对“稻鱼共生”的政策支持,延长“稻鱼共生”产业链,打造乡村休闲产业经济带”的建议,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不断为“稻鱼共生”立法创造条件。2022年9月30日,丽水市人大决定将每年6月5日设为“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随后,青田人大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将《丽水市“稻鱼共生”系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列入二类立法项目,慎如始终赋能做好“稻鱼共生”立法工作,助力实现县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640 (12).png

“决定”推动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成功举办,为“稻鱼共生”高质量传承、发展和立法带来了百年不遇的窗口期。大会结束的第二天,青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就把《关于加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发展的议案》立为议案,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议,并在当月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全票通过《关于加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发展的决议》。在县人大常委会《决议》的促进下,8月31日,县委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贺信精神,全面打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先行地的决定》,出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传承发展30条”,初步形成由人大参与的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开发的政策框架,为全球推进保护共同农业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富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人大方案、人大智慧。

多年来,青田人大坚持“不忘初心”,综合运用人大各项职权,推动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开发,农遗大会后,新增稻鱼种养面积5000亩,引进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企业4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家;建成并运营全球首个农遗主题公园,建成中国(青田)农遗良品助农展销中心,举办首届农遗良品展销会;发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青田倡议》得到28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青田农业文化遗产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