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然还未到香菇采摘旺季,但在庆元县食用菌数字化未来农场的数字化温控出菇棚里,一朵朵菌菇开得格外茂盛。连日来,庆元县人大濛洲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县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走进菇棚,一边学习新的技能,一边开展服企助企活动。 
位于濛洲街道大塘源村大坑自然村的庆元县食用菌数字化未来农场,是2022年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共建有60个数字化温控大棚,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设备,为食用菌设施温控裁培技术的实施和周年化生产管理,创造了非常全面的可控条件。 
“温室控湿、控温,告别了传统的种菇方式,全年产菇变成了现实,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农场相关负责人瞿华金介绍道,2023年7月以来,这里成为庆元县唯一能出菇的基地,现在每日可产万余斤香菇,用工需求急剧上升,用工短缺也成了眼下最急难的问题。 
“香菇采摘时,不要急于下手,要注意先看看菌盖的膜是否完全脱离,看准后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香菇菌柄的基部……” 为缓解基地的急难瞅盼,县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集中前往学习采摘。经过系统培训后,参训人员便分散到基地各香菇棚,化身“菇农”,按照“一看二选三采”的采菇方法,在菇棚内“精挑细选”着符合标准的香菇,不一会儿,一颗颗新鲜的香菇一筐又一筐的被搬出菇棚,现场一片丰收而又忙碌的景象。“既能学习香菇生产和采摘技能,又能为企业纾难解困,一举两得。”庆元县人大代表、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夏念青乐呵呵道。 

随后,县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又前往附近村庄开展企业用工宣传。据悉,今年以来,庆元县人大濛洲街道工委组织代表深入企业、深入菇棚专题视察调研香菇产业3次,参与活动51人次,进一步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助推庆元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