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启动!……”前不久,莲都首个乡村音乐驿站正式启用,标志着莲都区联城街道港口村正式开启了“音乐+”模式,开创了“音乐共富”乡村振兴新路径。 
说起港口村和音乐的渊源,要追溯到一次人大代表联络点的活动。“现在,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生活富裕了,我们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时间回到2023年3月,在港口村代表联络点,代表工作支部与港口村党支部开展了第一次党建联建活动,人大代表、村党员围坐一圈,围绕“文化富裕”出谋划策。 “我们村里能否打造像古堰画乡那样的乡村音乐活动?”“我们村地理位置优越,还有花海和大草坪,做音乐节确实不错!” …… 在党建联建活动上,人大代表和党员积极讨论、献智献策,首次提出了“音乐+”的发展想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20条。与此同时,一条条“金点子”也在区人大代表、港口村党支部书记甘德福脑海里汇聚起来:“是否可以借助未来乡村建设,将音乐与村民日常生活相融合,打造港口音乐村?” 有了想法更重要的是行动。随着港口村“音乐+乡村发展”想法的萌生,甘德福也马上行动起来,将此项建议反馈给街道办事处,自己也积极对接有关部门。2023年9月,在他的大力推荐和助力下,港口村成功举办了“喜迎亚运、心灵港口”音乐节,正式启动了音乐艺术村建设,并成功引入星耀文化、米乐音乐等共富合伙人,该项目入选丽水市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项目。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莲都区人大联城街道工委更明确了信心,随后多次召集人大代表和有关音乐专家开展关于音乐村推进的专题调研,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将港口村音乐村建设列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同时,也在港口村设立代表联络点,张贴代表二维码,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在莲都区人大联城街道工委的助力和街道办事处的推动下,今年5月,港口村党支部与丽水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签署校地合作·支部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建成莲都区首个乡村音乐驿站。乡村音乐驿站的设立,不仅是港口村历史文化与音乐艺术的碰撞,也是人大与政府间的“双向奔赴”。 
据统计,在“音乐+”的助力下,2023年,港口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万元,总收入170万元,2024年预计经营性收入可达到 50 万元。 下一步,莲都区人大联城街道工委将进一步聚焦当地特色产业,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以人大之力促进村民精神生活富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