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行的《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会上,丽水市连续第六次入选“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名单。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民生福祉,是构建完善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背后有立法推动和监督推动的“人大力量”。 
《丽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3月开始施行以来已逾2年,其实施效果如何?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开展执法检查,聚焦推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深入莲都、青田、庆元等地,重点检查养老地方法规颁布实施以来配套体制机制建立情况、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情况、养老服务供给落实情况、医养康养结合情况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和监管情况。同时,召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专家、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与监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此次执法监督检查对丽水养老服务工作作了一次深度体检,当前,养老困境主要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薄弱等养老现实问题亦不容忽视。”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立法筑基到监督问效,市人大常委会的履职始终紧扣民生关切。通过到基层一线查实情、督实效,执法检查组梳理形成了5个方面14条具体问题和4方面的具体建议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并将执法检查报告连同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一并送市政府研究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的“加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到2025年计划实现的“家庭医生增值服务为全市70岁及以上‘两慢病’人群提供‘三免’服务”,丽水市已连续8年将助推养老事业发展的具体项目列入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市人大代表们通过一次次庄严的投票,以法治力量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如今,丽水的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成为全省唯一山区养老创新试点市;被列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地区和全国社区智慧助老先行先试城市;山区养老“流动十助”服务入选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整改整治案例选编;景宁获得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未来,市人大将继续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深做实监督文章,努力将监督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变为老年人的“幸福清单”,以法治力量守护最美“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