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按照监督法要求,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市人大代表视察意见的整改落实报告,就加强我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提出五方面整改措施。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主要领导、各有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若干个专门工作机构,对试点工作实现有力领导和细化操作。据统计,截止去年底,全市共组件上报建设用地56个批次43343亩,其中8146亩已获批准;完成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订4.5万亩;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 3.5 万亩;完成场地平整 1.89万亩。计划到2013年底,将完成总工程量80%以上,即2966公顷。
二是产业布局到位。去年12月,全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涉及1个县级和8个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全部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同时,市政府已批准实施22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全市低丘缓坡试点第二核心区块——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正式成立,并纳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范围,实现产业科学合理布局。
三是规范管理到位。严格执行《关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关于保障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深入开展征地拆迁阳光工程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研究建立全国第一个低丘缓坡在线监管系统,实现拆迁、征地等政策处理、资金筹措与监管、工程质量与安全、土地使用与管理等工作实时在线监管,对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和及时纠正,实现试点工作“零违法”、“零信访”。
四是要素保障到位。积极争取省国土厅对丽水用地指标的支持和追加。做好与省建行签订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工作,继续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低丘缓坡开发。
五是选商引资到位。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项目入园决策评价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坚持“招大引强、招新选优”。落实好《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协议》,通过资金、人才、产业和管理对接,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促进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和低丘缓坡土地的高效利用。
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处 林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