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泉,甚至在省内,陈阿金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身上闪耀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铸剑第一人的光环,更因为他当选为浙江省人大代表后,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传统工艺传承奔走呼吁,自始自终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殚精竭虑为推动发展献计献策的良好形象。
陈阿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当好山区“代言人”,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有爱心的人大代表。尽管已经连续两次当选省人大代表,但每次参加会议陈阿金依然不敢放松丝毫,生怕自己这个代表当得不合格。为此,每次会前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刻,很多周边群众都来拜访他,希望通过他把自己的心声带到会上去。而陈阿金总是认真的将群众诉求逐条记录下来。10年来,一次次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使他身上的名匠气息中更增添了浓厚的群众气息,更让他的履职历程如他铸就的锋刃为社会各界所深深赞许。
为传统技艺传承光大作表率
一把好剑,千金难求;一名铸剑大师,更是“无价之宝”。 陈阿金13岁拜师学艺走上铸剑的艺术之路,十年磨剑,终成一家之风格。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走出国门被收藏于多国元首手中,而他也荣获了很多国家级大奖。与此同时,陈阿金却发现一个令他忧虑的现象:“尽管现在宝剑行业发展趋势不错,但是年轻一带愿意从事打铁这个行业的却越来越少,真的担心传统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传承会越来越难!”陈阿金感叹道。确实,在寒光逼人的利剑铸就过程中,蕴含的是汗水和艰辛。就像他的儿子,被安排在作坊中最艰苦的地方,每到夏日,在高温旁边的火炉作业,忍受着任何常人难以体验的辛苦。“宝剑技艺传承如此,青瓷等其他技艺也面临类似问题,我们决不能让老祖宗技艺精髓随着时间消逝”陈阿金坚定的表示。
为了推动宝剑等传统技艺的发展,破解传统技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陈阿金将此作为他履职的基点。多年来,光是宝剑行业发展和传统技艺传承,他就提了多件建议。同时,在省人代会审议发言,省领导会见代表和媒体采访过程中,他也极力奔走呼吁。“丽水的剑瓷文化、石雕文化等传统非物质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鲜明特征,已成为一个绿色发展引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保护和利用并行,不断提升它们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陈阿金说道。在他的建议下,省、丽水市和龙泉当地的领导对传统技艺传承和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省、市、县对宝剑这一行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资源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传承人激励机制和梯次培养蓬勃兴起;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一期顺利建成,并成为龙泉传统技艺人才培养的新基地……
看着一项项政策落地,陈阿金欣喜不已。同时,陈阿金还身体力行成为技艺传承带头人,他放下门户之见,只要愿意学剑的中国人都可以跟他学剑,对任何人他都可以说自己的铸剑流程及窍门在哪里。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的宝剑班开班后,他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授课老师,还从班里收了4名有潜质的学生当徒弟,悉心教导。“我已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今后要做的是将一身技艺传于后人,让龙泉宝剑发扬光大。”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一位大师的真诚情怀。
为秀山丽水保护发展而建言
丽水既是省内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如何在保护好优良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从而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是陈阿金关心的另一方面问题。“丽水虽然欠发达,但发展潜力巨大,既然大家信任我,选我当省人大代表,我就要成为家乡绿色发展的吹号手,科学跨越的助力者!”陈阿金表示。
保护和发展问题范围宽泛,涉及的内容非常广。为了确保自己提的建议方向正确、内容合理,陈阿金谦虚的向群众“拜师”,走进基层和群众倾听呼声,汲取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筛选出初步选题后,他一边利用花费大量时间查找资料,同时积极走访有关单位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提出建议打下坚实基础。如在提出《关于保护三江源头,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议时,陈阿金前后花费两个多月时间进行调研和走访,一经提出即获得省政府高度重视,为后续政策出台点了“第一把火”。在省人大代表任期内,陈阿金围绕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关乎丽水发展与保护的建议十多件,均产生了积极效果。
在提出建议同时,陈阿金还认真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如《关于实施河道全面保洁、加大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投入的建议》,他在领衔提出该建议后,主动和省、市部门沟通,在他关注下,浙江省水利厅、财政厅、环保厅会同丽水市水利局等多家单位组团到龙泉市进行建议会办意见的面商答复,会上陈阿金仔细询问了建议办理的最新进展,当水利厅领导回复为了落实建议,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浙江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设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范围,优化生态补偿指标,截至该年完成以清淤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治理约3.3万公里,累计落实河道保洁约4.0万公里等具体成效时,陈阿金满意的笑了。在对建议办理表示满意的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希望,要求水利部门进一步做好河道长效保洁管理等工作,共同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剑客匠心名传天下,履职为民谱写新篇。面对十年浙江省人大代表履职生涯中提写的二十余份建议,以及回复和办理办理情况等厚厚的一叠材料,陈阿金有快慰、有满足,但更多的还是关心发展、关注基层的满满动力。“代表履职经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想我会一直牢记代表的职责,多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对着陈阿金的殷殷之言,我们相信这不仅是他作为代表的自豪表露,更是他为民履职情怀的不断延续。■
(作者单位:龙泉市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