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龙泉市人大:“三个突出”促代表联络站规范建设
(发布日期:2016-06-08 16:06 )


  近年来,龙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根据“全覆盖、制度化、常活动”的工作要求,着力在站点布局、规范制度、推进活动上不断加以探索和完善,使该市范围内的1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扎实开展各类型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站点布局。在每个乡镇(街道)均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前提下,根据本市一些乡镇区域面积过大、选民居住分散,或选民流动性强、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等具体情况,对部分乡镇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了向下延伸或在外设点。如辖区面积351平方公里的道太乡采用了“一站两处四点”模式,乡政府设人大代表联络站,乡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驻城区办事处设联络处,四个管理区设置联络点;又如选民到城区务工经商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屏南镇和龙南乡就在乡镇驻城区办事处设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即方便了代表集中开展活动,又方便群众与代表的沟通交流。

  突出统一要求,进一步规范站点制度。市委及时批转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做到“六个有”,即有名称、有场地、有设施、有队伍、有制度、有台账,并明确统一名称授牌,统一独立场所,统一标准配置(会议桌椅、档案柜、电脑等),统一人员配置,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活动建档。由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督促落实各联络站的“四制三薄两单,“四制”即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建议和批评及意见督办制度、日常工作制度;“三簿”即人大代表联络站签到册、人大代表联络站记录本、人大代表日常接访工作记录本;“两单”即人大代表接访转办单、人大代表接访结果反馈单。各联络站将各项制度及组织机构、活动计划等印制成手册,向代表发放,向选民公开。通过不断健全站点制度,为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了保障。

  突出探索实践,进一步丰富站点活动。龙泉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好牵头和指导检查的责任,对各联络站的活动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设计了一些规定的动作,指导各联络站结合本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在年初订出运行计划,并通过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季度例会及时检查落实和交流联络站运行情况。经过两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点面兼顾,上下联动”的运行模式。各联络站以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认真编制年度视察和接待计划,将联络站在册人大代表分成若干小组,定期接访选民,定期视察监督,收集和梳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上级人大的部署和指导意见,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集中开展阶段的主题监督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