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资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
关于丽水市2019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4月22日在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执行市委决策部署,谋在深处、干在实处,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全面厉行“丽水之干”,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9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8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比上年执行数增长(以下简称“增长”)7.6%,加上转移性收入429.00亿元,收入合计568.83亿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50亿元,完成预算的115.0%,增长21.9%,主要是新增债券和省转移支付等增加,加上转移性支出42.33亿元,支出合计568.83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增长8.0%,加上转移性收入57.90亿元,其中: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73亿元、省转移支付收入26.24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0.00亿元、调入资金16.70亿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2.23亿元,收入合计95.23亿元。
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53亿元,完成预算的129.1%,增长38.4%,主要是新增债券和省转移支付等增加,加上转移性支出18.70亿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7.18亿元、东西部地区扶持支出1140万元、转移支付县(市、区)支出3.82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59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亿元,支出合计95.23亿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9.27亿元,完成预算的102.6%,增长71.4%,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幅较大,加上转移性收入41.73亿元,其中:省转移支付收入1.07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9.30亿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36亿元,收入合计181.00亿元。
201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4.4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3%,增长34.6%,加上转移性支出36.59亿元,其中: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44亿元、调出资金13.4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4.67亿元,支出合计181.00亿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93万元,完成预算的253.8%,主要是国有企业股利股息分红增加,加上转移性收入69万元,其中:使用上年结转资金69万元,收入合计762万元。
2019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加上转移性支出502万元,其中:调出资金20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94万元,支出合计762万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8.78亿元,完成预算的112.4%,加上使用上年结转资金2.72亿元,收入合计31.50亿元。
2019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1.50亿元,完成预算的107.9%。
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由于2019年省与市的财力结算还有一个过程,以上预算执行数及最后平衡结果待决算批复后再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2019年财政工作情况
1.聚焦高质量,抓好收支促发展。一是抓好财政收入。建立地方财税收入协调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加强财政、税务、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做好收入运行监测、分析和研判,圆满完成财政收入目标。2019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83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三五”135亿元的收入目标;市本级实现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3.8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制定市本级《2019年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办法》,引导部门(单位)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2019年市本级获上级专项补助资金12.25亿元,比2018年增加4.74亿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在全省率先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库机制。2019年全市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01.00亿元,增长13.0%,其中市本级30.00亿元,增长92.3%。三是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统筹财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2019年全市财政民生类支出417.16亿元,增长22.1%。全面助力城中村改造、教育提质、扶贫攻坚等重点工作。2019年市财政安排市区城中村改造资金59.80亿元。全力支持教育提质行动,全市安排2.71亿元落实“空调进教室”和改善学生营养餐两项重点民生工程。加快财政扶贫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缙云仙都项目被列为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统一实施涉农补贴一张社保卡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范围内推行涉农补贴社保卡“一卡通”发放。
2.聚焦高标准,强化保障优环境。一是做好“扶”字文章,推动财源培育工作。落实总部经济招商政策,配合制定企业扶持政策及资金管理办法20项。2019年全市共兑付企业扶持资金20.07亿元,其中市本级6.31亿元。二是做好“减”字文章,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开展“三服务”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切实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2019年全市减税降费38.47亿元,其中减税29.27亿元,降费9.20亿元。三是做好“引”字文章,发挥产业基金作用。与央企合作,推动创立中核(浙江)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生态产业基金实际出资4.1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71.76亿元。发挥市、县两级产业基金上下联动和辐射作用,青田、龙泉、松阳和庆元等地子基金运行良好。
3.聚焦高水平,围绕试点抓提升。一是全面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市本级安排试点工作经费和“两山”学院建设经费,完善瓯江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上下游政府间生态产品采购试点,出台《丽水市本级老旧营运车辆提前淘汰补助实施办法》,为积极争取省绿色发展财政奖补资金夯实基础。二是持续推进全省首批“政采云”农业(扶贫)馆试点建设。市本级和龙泉市被列入全省首批“政采云”农业(扶贫)馆试点,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拓宽丽水生态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三是稳步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建设。全市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全域贯通,大幅减少医院收费窗口排队人数,大大缩短患者等待缴费时间。四是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全市列入试点项目18个,涉及政府购买服务资金9000万元。
4.聚焦高要求,深化改革强管理。一是扎实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市财政局梳理机关内部办事事项75项,压缩材料30%,总体提速50%。深化“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赴预算单位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全力做好机构改革财政保障工作。二是着力探索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结合市本级产业及惠民政策清理工作,归类梳理出卫健惠民、社保安民等15类大事,明确财政资金保障重点,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考核,建立预算资金“主动交回”机制,市本级全年收回预算资金8137万元。四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市直预算绩效管理建议制度,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五是强化内控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修订工作,开展政府资金管理领域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建设工作并在全市推广,全面防范和管控廉政风险。六是支持国企改革。注入资金资产,扶持国资公司做大做强。2019年,市本级注入国资公司资本金15.40亿元,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划转至国资公司,已配置到位资产382项,评估价值22.46亿元。七是完善市区财政体制。按“促进发展、做大蛋糕、规范简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调整完善莲都区、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两区发展支持力度。
这一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基础不稳固,收支结构有待优化;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不高,一些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不佳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一)2020年财政经济形势
当前,丽水正处于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今年财政运行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从收入看,大规模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从支出看,支持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惠民生、保平安,积极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疫情防控保障等对财政支出提出更高要求,资金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总的来说,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特征更加明显。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预算统筹和盘活资金力度,切实将财政资金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2020年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2020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按照市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市2020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必要适度的高速度增长”的要求,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全面厉行“丽水之干”,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认真组织财政收入,坚持“以收定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将“财为政服务”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全力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当好助推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
(三)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全市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50.35亿元,增长7.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419.78亿元,收入合计570.13亿元;拟安排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3.12亿元,剔除新增一般债务安排的支出等因素,增长7.0%,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37.01亿元,支出合计570.13亿元。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0.13亿元,增长7.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52.67亿元,其中: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73亿元、省转移支付收入18.37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9.90亿元、调入资金19.98亿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69亿元,收入合计92.80亿元;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80亿元,剔除新增一般债务安排的支出等因素,增长9.7%,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8.00亿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9.74亿元、东西部地区扶持支出1370万元、转移支付县(市、区)支出5.20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93亿元,支出合计92.80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全市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309.95亿元,增长6.9%,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25.06亿元,收入合计335.01亿元;拟安排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9.12亿元,剔除新增专项债务安排的支出等因素,增长5.2%,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05.89亿元,支出合计335.01亿元。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48.04亿元,增长6.3%,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17.91亿元,其中:省转移支付收入2449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3.00亿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4.67亿元,收入合计165.95亿元;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1.98亿元,剔除新增专项债务安排的支出等因素,增长14.8%,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3.97亿元,其中: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7亿元、调出资金11.00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969万元,支出合计165.95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全市
2020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3141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以下简称“下降”)45.5%,主要是2019年有一次性产权转让收入,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464万元,收入合计3605万元;拟安排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55万元,下降46.2%,主要是收入减少影响,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950万元,支出合计3605万元。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150万元,增长65.9%,主要是国有企业股利、股息分红增加,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294万元,其中:使用上年结转资金294万元,收入合计1444万元;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00万元,增长323.1%,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344万元,其中:调出资金344万元,支出合计1444万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1.全市
2020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59.95亿元,增长4.0%,加上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7.73亿元,收入合计177.68亿元;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77.68亿元,增长7.3%。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29.78亿元,增长3.4%,加上使用上年结转资金3.25亿元,收入合计33.03亿元;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3.03亿元,增长4.8%。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认真抓好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
(一)开源节流,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认真组织收入,深入研判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强化政策协同、精准分析、及时应对,确保财力可持续、收支可平衡、风险可控制。既坚定信心,又保持头脑清醒,按照“匹配性、均衡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坚持全市一盘棋,合理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和节奏,大力培育优质财源,加大总部经济招商力度,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缴,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体现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艰苦奋斗、厉行节约,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强化量入为出理财意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2020年,市本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5%,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8%,压减经费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扶持企业发展等支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规定,强化“三公”经费管理。2020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大力压减办展办会经费支出,减少各类论坛等会议费支出。2020年,市本级会议费预算下降15%。严格编外用工预算管理,完善安排标准并规范列支渠道。严格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按照“保、优、延、减、稳”的原则,统筹安排好财政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二)强化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切实加强疫情防控资金保障,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好疫情期间出台的患者救治、防控人员保障、物资采购等政策。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意见》等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加快企业扶持资金兑现,增强企业获得感。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大教育提质、健康丽水和平安丽水等资金投入,坚持财政支出增量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加大“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等资金投入,积极保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等资金投入,积极保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积极保障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抢时间、补增量”,支持全面扩大有效投资,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方面的机遇,全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专项债券,与宁波等地设立山海协作“两山”转化基金,加强市区城中村改造、未来社区、丽水机场、衢丽铁路和国家公园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加大“城市大脑”“雪亮工程”等资金投入,支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逐步将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绩效运行定期监控机制,认真开展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实现更多事项“一次不用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密切关注省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争取省财政加大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湿地等补助力度,设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专项资金,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家试点。全力支持国家公园创建,助力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认真谋划财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和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进度分类管理机制,健全财政扶贫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和单位实有资金等各类资金监控机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加强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加快助推国资公司市场化转型,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不断巩固化债成果。
2020年,全市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大力监督下,围绕“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目标新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全面厉行“丽水之干”,以扎实的工作举措、高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新时代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