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洪水退,我不退!暴雨停,我不停!灾后重建代表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2-06-24 09:17 作者: 龙泉人大


洪水退,我不退

暴雨停,我不停

灾后重建代表在行动!

6月22日,洪水逐渐退去,龙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再次赶赴联系乡镇街道察看灾情,听取受灾抗灾自救情况,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各级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依然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把履职重点转移到灾后自救、灾后重建、灾后防疫等工作上。在交通要道、在群众家中、在转移安置点……他们全力支援灾后复建复产工作。

兰巨乡人大:

连续的暴雨让龙泉市兰巨乡安吉村受灾尤为严重,三分之二的农户家里都被洪水淹没。面对暴雨过后的道路中断,龙泉市人大代表胡建兵第一时间开来铲车,对堆积的淤泥进行清理,对村庄道路进行疏通,前后清理堆积淤泥共15处,为村民和村外救援人员的通行提供便利。“我自己累点没关系,但一定要保证村民通行和救灾活动不受影响。”在清理完一处处淤泥之后,满脸疲惫的他说道。

防汛和救灾期间,兰巨乡各级人大代表们在一线积极作为,转移受困人员、运送物资、清理淤泥、核实受灾情况,帮助乡域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彰显了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本色。

竹垟畲族乡人大:

面对暴雨的无情肆虐,竹垟畲族乡多处农户房屋倒塌受灾。市乡两级人大代表与干部们积极投身到抢险救灾服务中。

在了解受灾情况后,龙泉市人大代表邹维武奔赴救灾前线,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群众有困难,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邹维武代表说。

连日降雨过后,许多村民家中仍有大量积水。竹垟乡人大代表兰盛军赶赴受灾群众家里,为他们排除积水,清理整顿洪水留下的一片狼藉。同时,兰盛军代表还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受灾农户的家里进行系统排查,以防暴雨后漏电触电的危险。

人大龙渊街道工委:

6月20日晚,龙渊街道二村村文化礼堂灯火通明,翡翠滨江小区施工工人180多人紧急从建筑工地转移到村文化礼堂。

“我们考虑到工地大棚防风防雨能力较差,安全隐患较大,紧急开放了村里文化礼堂,进行人员转移安置避灾,同时配备好党员志愿者服务力量。”龙泉市人大代表、龙渊街道二村村党支部书记叶秋明介绍。在安置点,叶秋明还与村志愿者们一起,仔细询问工人的状况,安抚缓解工人不安情绪,进行现场秩序维护,暖心举动赢得现场安置人员纷纷点赞。

人大剑池街道工委:

当前,剑池街道的人大代表和议事员们正积极投入到灾后自救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组织村民科学自救,减少损失。

洪水消退后,剑池街道议事员沈佳伟一早就备好清运车辆和清理工具,动员带领全村村民开展清理家园行动。清理现场,沈佳伟将小区道路上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协助村民挨家挨户整理被水浸泡的房间,同时用消杀剂进行喷洒消毒,确保村民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剑池街道石武村的大棚蔬菜基地满目疮痍。一大早,街道议事员叶世平就组织村民开展灾后自救,深入田间地头,清理田间杂物,将倾斜的蔬菜大棚一个个整理加固,将还能存活的植株一畦畦扶正,争取将农户的损失减至最低。

人大塔石街道工委:

持续强降雨以来,人大塔石街道工委连续多日顶风冒雨“坐镇”各村指导督导防汛抢险工作。6月21日,塔石街道金岗工业园区企业一名工人在宿舍突感不适,经街道卫生院判断可能是卒中,必须立即送往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但因暴雨天气塔石隧道口塌方,机械车仍在清理中,车辆无法通行。

接到求助后,街道立即组织辖区内街道议事员叶吉根、潘桥青等,联合民兵一路开道,畅通“生命线”,原本因交通堵塞需50分钟的通行,在他们的协助下,仅用20分钟便将患者送至龙泉市人民医院,极大争取黄金救助时间。

得知南弄村路段有塌方现象,并且山上存在落石安全隐患,给群众出行造成威胁,街道议事员、南弄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新明立即组织村两委前往查看,拉上警戒线设置警示牌,并开辟一条临时路段,保障群众出行。

当前,塔石街道50余名各级代表仍冲锋一线抢险救灾,分别对道路损毁、河道防洪堤冲毁、农田受损面积等受灾情况进行统计上报,聚焦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等风险隐患点开展重点巡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锦溪镇人大:

6月20日,受特大暴雨影响,锦溪镇24小时降雨260.3mm,位于锦溪镇的第三人民医院受灾严重,里面住着的179名精神病患者急需转移安置。

面对紧急情况,锦溪镇人大代表、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健立即将情况上报。在接到迅速转移指令后,李健按照分工有序指导病人转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安全将患者转移到下锦村村委会。“看到他们都安全转移出来,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可以放下了。”李健说着,脸上还挂着豆大的汗珠。不一会儿,李健又去忙着给病患们落实食宿物资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李健这名基层人大代表正用实际行动给予群众以温暖。

住龙镇人大:

受前期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住龙镇多地发生洪水、泥石流、山体坍塌等自然灾害,给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

在碧龙村生态茄种养基地,住龙镇第四代表团的代表或是拿着锄头在清理边沟,做好排水,或是弯着腰把沾满泥土的叶片摘除,又或是在扶正绑好茄苗,对受灾农田进行补救。碧龙村的茄子种植农户感动地向人大代表致谢道:“要不是你们帮忙一起补救,我们的损失就更大了!”灾难无情,人有情。镇人大全心全意为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贡献绵薄之力,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