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这位人大代表上央视了!据悉,近日央视财经频道《乡村振兴中国行》浙江“千万工程”系列报道了缙云县舒洪镇人大代表王龙武带领家乡百姓唱响“爽面致富经”的故事。 爽面,是缙云的传统美食,以其爽滑鲜美广受喜爱。而说到人大代表与爽面的故事,不止王龙武一人,在缙云,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心怀梦想、接续奋斗,各尽所能助力爽面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蒋伟琪: 用情怀坚守,助力爽面产业融合发展 身为市人大代表,蒋伟琪反哺桑梓,他怀着传承发扬“缙云爽面”这一非遗小吃的家乡情怀,回乡投资两千多万元创办了缙云爽面博物馆。他精益求精打造缙云爽面品牌,不遗余力推广爽面文化,精心打造的爽面博物馆兼具宣传推广、培训指导、品尝试吃、旅游购物四大功能,爽面产业链得以进一步延伸,有力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兴业致富。他积极履职,结合进代表联络站等活动收集来自企业界和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并主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就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县人大代表李阳: 用履职增效,助力爽面品牌规范打造 县人大代表、舒洪镇姓王村党总支书记李阳,充分考虑姓王村发展实际和村民意愿,盘活村中废旧厂房,助力爽面工厂和共富工坊建设。牵头召集代表召开爽面产业座谈会,走访爽面大户和爽面传承人深入调研,广泛凝聚代表群众智慧,助推爽面产业标准化发展。此外,为进一步打响缙云爽面共富品牌,他积极探索“爽面工厂+共富工坊+爽面小作坊”新模式,成为村民共富“新引擎”。“代表的‘代’就是为民代言做好履职工作,‘表’就是示范表率做好本职工作。”李阳代表如是说。 
镇人大代表王龙武: 用青春筑梦,助力爽面销售出山向海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从事销售工作的舒洪镇人大代表王龙武,受“乡村振兴”共富计划鼓舞,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作为吃着爽面长大的90后镇人大代表,发挥青年代表优势,助力家乡爽面‘走出去’,是责任,也是梦想。”他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帮助乡亲将爽面外销,让村里制作爽面的村民们挣到了钱。同时,他又凭借青年人的敏锐嗅觉和学习能力,快速打通淘宝、抖音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帮助村民打开爽面销路,从线下工坊到线上直播,爽面推广成效显著。他还积极发挥代表作用,通过侨乡代表将“土”爽面做成“洋”买卖,远销欧洲。可别小看这个30出头的憨厚小伙子,他每年能为农户销售爽面50多万斤,销售额超4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