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中,遂昌车龙精彩亮相,给五湖四海的观众带来震撼感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遂昌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 
遂昌车龙兴于明代,寓意太平盛世、风调雨顺,所以人们当时称为“太平龙”。自那以后,人们向往彼时的太平盛世,以致每年都要舞龙,保村方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2007年,车龙被公布为遂昌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近年来,遂昌县人大常委会不断聚焦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对全县文化工作开展专项评议中,提出了相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力度和载体创新,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建议大力推广车龙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展示车龙技艺,让非遗项目展现新姿,让传统文化重焕光彩等评议意见。 
为保持和扩大非遗传承人群,让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遂昌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还先后赴石练镇淤溪村、三仁畲族乡好川村等地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专题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拓展非遗传承模式、做好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挖掘民间人才政策。 
同时,遂昌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了人大代表走进校园传统文化课程的活动,通过与学校领导就传统文化课后服务课程进行探讨,与师生交流了解非遗进校园的成效,进一步帮助学校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并一举推动全县各校引进昆曲十番、婺剧、车龙、剪纸等非遗项目,形成了校园里“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的新风尚。 一项项举措推动着遂昌守住民间艺术的“根”与“魂”,为助力遂昌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之路上作出了人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