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级人大
缙云县七里乡,距离县城2.5公里,330国道贯穿全域……地理位置优越。
如何变地理优势为发展优势?
为助力走好走宽共富路,七里乡选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与全乡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履职的脚步从未停歇……
要致富
“交通七里”先提速
“村里没有路,致富有难度。”这个道理,老百姓明白,人大代表更得谋在前、干在先。
“张代表,房屋征收协议签订,还需要您多出出力!”
“有我们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助力,对接好就没问题。”
……
在七里乡征收办,缙云县人大代表张正亮忙得不亦乐乎,他正在思考怎么加快推进“旭山路至330国道西线道路工程”地块的征收进度。
“在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我也领衔提出了关于成立‘四城一体’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项目落地开建的建议。”
据七里乡人大主席钭永强介绍,乡人大围绕全县“高铁西站+客运枢纽+新330国道”等交通网络布局优势,运用“代表+项目”工作模式,在征迁工作中,发动各级人大代表担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征拆堡垒攻关员”“征迁问题化解员”,全力助推县综合客运枢纽等工程的“无障碍施工”。
“我们代表有责任做好引导工作,为群众争取最大的利益。”缙云县人大代表朱锡洪谈及助力项目攻坚深有体会。
谋产业
“共富七里”来探路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这就是直播的魅力!”
“我们可以发放一些优惠券吸引客户,让客户在直播间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七里乡尝到了触“网”蝶变、加“数”前行的甜头。小小七里乡目前已有20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培训再就业群体超1000人次。
其间,七里乡人大依托全市唯一省级跨境电商园·澜蓝汇直播产业孵化基地优势,组织人大代表与电商人才面对面沟通,围绕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共同富裕等方面深入研究,碰撞出火花。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只有通过‘人才链’才能拉长‘产业链’,加速奔‘共富’……”七里乡人大代表陈金根认为。
勤履职
“幸福七里”有温度
2022年以来,七里乡人大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突出加大对生态环保、乡村环境等方面的监督。
如在缙云县人大代表小组挂钩联系县综合执法局过程中,重点围绕“环境整治”等工作,寻短板找弱项,对七里综合市场各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引发的秩序混乱、道路堵塞等问题,督促整治。
对于这个“堵路”问题,七里村村级协管员李寿强最有发言权,他说:“原先一到集市或上下学时间,整条路几乎能堵死,经过整治,商贩有了固定区域,现在道路畅通多了。”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听”的功能,七里乡人大在开展“履职为民 暖心有感”民生问题大起底大解题活动中,了解到缙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村——型坑村有一段村庄主干道还未“亮化”,村民迫切想要安装路灯。在人大的推动下,小小路灯即将被点亮。
不仅是小路灯,七里乡人大将此类群众反映强烈,但暂未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的关键小事纳入活动征集问题清单,通过“督办”“速办”等机制,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心头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