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助推三个“一号工程”|云和人大助力“避暑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发布日期:2023-08-09 17:15 作者: 云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王俊俊 浏览量:


“下午碰到很多上海、江苏的游客,他们表示第一感觉就是凉爽,想多住几天,所以乡村避暑旅游产业还是有前景的!”县人大代表叶国平在代表小组活动时说道。

640 (9).png

在今年盛夏时节,位于浙江丽水的云和梯田如排排绿浪,青翠欲滴,一茬接一茬的游客来到这里,畅享美丽清凉。酷暑期间,慕名上山纳凉游客超10万人次。

如此火爆的客流量背后

有何“助推器”?

近年来,云和县人大高度关注乡村旅游发展,组建人大“智囊团”,多次赴梯田、云和湖等景区调研视察,走访景区、民宿、农业产业等负责人,并邀请县发改、文旅、农业等部门“一把手”开展座谈会,系统梳理当下全县的生态资源和发展前景,助推了《银矿小镇规划设计》《黄家畲康养600清凉无忌小镇规划》等村庄规划落地,并确立了崇头镇黄家畲村“千年古村、避暑胜地”的发展定位,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大智慧。

640 (10).png

游客来了

如何让他们留下来?

云和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聚焦农文旅产业融合化发展,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乡村项目建设、资金落地使用、双招双引、文化品牌建立等方面全程跟踪,通过代表建议交办、“局长走进联络站”等契机,安溪黄处村、崇头坑根村、黄家畲村等村落古民居保护、银矿遗址修复、戏水区块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

640 (11).png

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发挥联络员作用,牵头联系乡贤共赴上海、杭州等地招商引资,联合引进品牌民宿经营方,并建立“稻+”生态产业园,引进台湾商人种植高山蔬菜80余亩,助推村集体发展黄精林下种植300余亩,成功打造梯田“三白”蔬菜品牌,云和乡村农旅融合产业乘势而起。

640 (12).png

为保障游客的出行体验感,县、镇两级人大牵头成立“梯田旅游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设置接待、导引、医疗、应急等小组,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640 (13).png

640 (14).png

在县、镇两级人大的助力下,全县高山各纳凉村发挥“避暑经济”乘数效应,农家乐民宿从2016年30家增至目前130余家,床位多达1000余张,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名群众就业,仅7月就接待游客达到2.2万人次,旅游创收多达600余万元,与云和梯田创5A景区发展遥相呼应,为山区的乡村振兴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