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默默耕耘、诲人不倦的“园丁”;他们也是为教育发声、为民服务的人大代表。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两个不同的身份,都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 值此“9·10”教师节,丽水人大特推出优秀教师代表专题报道,向每一位教师人大代表致敬!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我市教师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 
陈战耕 丽水市五届人大代表,丽水中学校长 曾获民进浙江省委“开明先锋”、丽水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严以律己,做师德师风的示范者。他治学严谨,修养深厚,阅读广泛,博采众长,走上校长岗位后,积极推广阅读,提倡终身学习,在老师、学生、家庭中起到引领作用。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奋斗目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坚守初心,做教育至上的追求者。他坚守初心、深耕教育,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书写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他认为,教学的起点是课堂,课程的成败关键也在课堂,多年来坚持每周下课堂调研的习惯,及时掌握师生动,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精益求精,做追求目标的管理者。在丽水中学工作期间带领丽水中学朝“全市引领、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学术性高中而努力奋斗,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功举行学校百廿校庆,2022年丽水中学在拔尖人才培养上创历史新高。 
潘锡标 缙云县仙都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缙云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曾获浙江省优秀导读员、丽水市师德楷模、丽水市民生实事先进个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教师、县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从教三十余年,始终保持一颗赤子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2017年到仙都小学工作以来,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他不惧困难想对策,积极上门做工作,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难题,新建了录播教室、停车棚、报告厅、音乐教室等设施,改善了学习和工作条件。紧抓教学常规落实,科学抓质量,加大名优教师队伍的培养,6人被评为市县名优教师,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充分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黄帝文化 国学文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小学。 
林碧忠 缙云县东方学校副校长,缙云县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 曾获县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无偿献血之江杯奖等荣誉称号。他以三十五载光阴投身教育事业,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不求桃李满天下,但求为国家培养更多英才。 他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为民发声、为民代言,提出“推动中小学校师生食堂菜类原料采购纳入统一管理”“加快落实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设”等意见建议,助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他热衷公益事业,身体力行参与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活动,二十年来累计献血达19200毫升,并积极发动家人至亲、亲朋好友、教师同行以及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献血,努力向社会传递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陈爱方 缙云县新建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缙云县第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 曾获浙江省优秀导读员,先后被确定为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缙云县高级人才联合会专家委员。担任校长22年期间,他深耕农村学校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切关注学生成长,坚持以“重人文、 齐人心 ,抓规范、 重落实”为办学理念,以“在实学中创优,在乐行中卓越”为中心,倡导“实·乐”校园文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今年转岗党总支书记,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强化党员代表担当,当好农村教育领头羊,创造新建教育新辉煌。作为县人大代表,他尽心履职,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近30条,为改善教师待遇、突破教师编制、改变男女师资结构,为优化职称评定方案、校长梯度培养机制积极建言献策,引起领导及相关部门重视。 
邱洪英 缙云县大洋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缙云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曾获得丽水市教育提质先进个人、县优秀教师、县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县招生考试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她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主抓教学质量,学校升学率稳中有升,七八年级的增量排名稳居前列。她办事沉稳、勤勉敬业,领导眼里放心可靠,学生眼里亦师亦友,家长眼里和蔼可亲。“每一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让每朵花都灿烂,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这句话伴随着邱洪英一年又一年,慢慢成了她从事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一直来,她秉持大洋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每一个学生当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使其最大化,成为孩子的人生支撑点并效用于社会,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