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就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风向标”。民生短板在哪里,代表的脚步就走到哪里,群众的意见集中在哪些领域,代表建议的方向就锚定在哪些领域。松阳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板桥畲族乡板桥村党总支书记兰龙奇始终把群众的诉求记在心里,把履职的答卷写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践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联络站日志里记录的关于兰龙奇的日常 3月17日 “闲谈中”收集民意 今天在乡里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轮值接访。8:30准时来报到,翻一翻其他代表记下的笔记,感觉很有收获和启发。11点钟左右,接待了板桥村的三个村民,反映的是村里的文保单位——古廊桥破旧需要修缮的问题。板桥乡因桥而得名,乡政府驻地板桥村里的三座古廊桥历史最悠久,最早的一座建于1684年,可以说见证了板桥的历史变迁。同时,这三座桥也是村里的“议事桥”和“同心桥”,平时村民们经常三五成群地坐在桥上乘凉、聊天,邻居之间有什么矛盾,拿到桥上来大家评评理、劝一劝,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廊桥修缮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月31日 “到一线”走访讨论 上周,我组织其他人大代表一起去板桥村里实地查看了廊桥的现状,发现下桥和中桥的情况还行,但上桥部分木板腐烂,桥体已有些倾斜。溪两岸的村民们每天在桥上来往通行,安全隐患较大,修缮需求比较迫切。今天,我们在联络站里开了一个短会,主要就是讨论怎么撰写廊桥修缮的建议。大家都认为廊桥修缮既关系到文保单位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又关系到村民来往通行的安全和日常休憩的民生所需,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实际上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性,要一起努力呼吁。 4月28日 “多渠道”沟通协同 今天心情好。因为县里来电话告知我,同意安排5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廊桥修缮项目,还在电话里感谢我对文保单位的关注和重视。回顾近一个月的过程,自从提交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以后,县人大很重视,文广旅体局行动也很迅速,不但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去现场查看了廊桥现状,还就修缮需求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为相关单位的效率点赞! 8月25日 “建议成真”工程开工 今天是板桥村的三座古廊桥修缮工程开工的日子,期盼已久的村民们听说了这个消息,早早地就来到现场围观了。看着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廊桥的历史,说起廊桥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表达着对廊桥的亲切之感,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是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通过建言献策把村民们关注的小问题、小民生反映上去,努力推动一件件“关键小事”办好办成,不就是我们竞选的初心吗?当然,要是能收获一个大拇指点赞,我们的动力就更足了。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