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田方山乡这项工作,是2023年人大优秀履职案例
(发布日期:2024-01-31 13:49 作者: 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640 (1).png

编者按

2023年市县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及市委的贯彻落实部署,把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摆上重要位置,立足人大职能,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在推动难点攻坚、创新突破中取得良好成效,为护航三个“一号工程”不断注入人大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批的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在2024年1月4日的全市人大工作总结会议上,公布了青田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助力推进农遗保护传承发展》为2023年人大履职优秀案例。一起来看!

代表助力推进农遗保护传承发展

青田县方山乡人大

一、总体情况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2022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专致贺信。作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所在地,方山乡人大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重要批示及致农遗大会贺信精神,找准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着力点,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代表以身作则,切实扛起农遗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使命担当。

640 (12).jpg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田间地头,助推数智赋能古法种养。为更好守护农业文化遗产根脉,更快推进稻鱼种养技艺传承,方山乡人大组织开展“代表直通车”活动、农遗传承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代表们根据实际,总结活动经验,提出了《关于保护农业世界遗产中“田鱼古法育苗”文化的建议》、《关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保护和发展的建议》、引进“稻鱼共生一杆农业眼”数智感知设备和开发“农遗龙现”数字驾驶舱等意见建议,既推动了古法新生和稻鱼产业发展,也开启数智农遗发展新方向。截至目前,已累计复垦荒地1500余亩用于古法育苗,数智赋能有关意见被乡党委政府编写入《未来乡村建设方案》。

640 (13).jpg

(二)联动海内海外,培育稻香鱼肥农遗“地瓜”。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和代表联络站作用,依托青田县人大代表联系海外侨民机制,创新探索“县乡人大代表牵头、合作社统一种植、低收入农户增收”模式。由人大代表、归国华侨带头开办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进一步创新鲜活鱼真空包装、田鱼干深加工等工艺,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等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田鱼游出“国门”,远销欧洲,带动低收入农户17户人均年增收12000余元,推动人大基层单元摇身变为百姓共富单元。

(三)坚持问题导向,优化稻鱼产业发展环境。针对田鱼、稻鱼米等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价格有高有低等问题,县乡两级代表提出规范行业标准、丰富稻鱼共生产业业态等议案,由乡政府领办,形成田鱼干烘干坊、稻花香酒坊、田鱼干炒粉干乡愁馆等新兴农遗业态,破解“过水鱼”对品牌声誉影响的难题。通过代表建言献策与持续监督推动,方山乡农遗传承热潮涌动、稻鱼产业蓬勃发展、农旅融合全面深化…2023年以来,累计吸引游客超40万人,带动稻鱼农产品销售助农增收140万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