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代表在身边丨黄小英:在湖边的“一日三餐”
(发布日期:2024-03-27 08:49 作者: 遂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周梦飞 浏览量:


她,是村民口中的“小英书记”,是抖音1.7万粉丝的“村干部黄姐”,更是遂昌县的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作为县级兴村治社名师,她创新提出了“亲清和合、四治湖边”发展理念,带领湖边村走上了和美共富现代化的“快车道”。

5.png

1.png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遂昌县云峰街道湖边村,看看人大代表黄小英和湖边村的“一日三餐”。

早晨8:00

议事亭里的“水煮蛋”

“大哥大姐,看到你们冰释前嫌真是太好了”“小伙子,关于我们村公共交通的建议我会向上级反馈的……”一大清早,在村口的议事亭里,黄小英正和村民们交谈着。

2.jpg

湖边村地处遂昌经济开发区腹地,是一个由原住村民和建德新安江、景宁滩坑等地移民组成的“移民村”。面对移民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的发展困境,黄小英和村两委利用“村民议事亭”这个载体,打造了“村民说事”平台,3年来收集、反映、化解各类问题500多件。

“有时村民情绪很激动,我顾不上吃早饭,只好拿起两个水煮蛋匆匆出门”,黄小英笑着说,“村民们都喜欢利用这个平台反馈问题,许多矛盾第一时间得到化解。村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以代表建议的形式向上级反映,这也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反映群众呼声的职责所在”。如今,湖边村从矛盾频发的“移民村”摇身一变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中午12:00

工地上的“营养餐”

黄小英认为,项目和资金是村庄发展的“营养餐”:有了项目和资金,村集体和村民们增加了收入,村庄治理就注入了源头活水。她将“移民村”这个治理难题变为发展机遇,前年申报的“移民共同富裕双创中心”项目已经顺利完工。年初,由湖边村牵头、周边7个移民村联合建设的“移民人才创客中心”立项成功,总投资约为2350万元。此外,湖边文化礼堂提升项目和文旅驿站项目也在2023年完成。

3.jpg

当然,作为村庄发展的“领头雁”,黄小英也有烦恼。比如,项目前期的政策处理不但涉及到大量群众工作,往往还必须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面对这些困难,黄小英带领村两委迎难而上,通过一次次上门走访、一遍遍解读政策,最终赢得村民的支持与配合。

“我们村缺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缺乏支撑,这也是我的一个烦心事。”对此,黄小英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县人代会和街道议政会提出建议,希望获得上级的帮助与指导。

晚上18:00

礼堂内的“大锅饭”

作为省文化示范村,湖边村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东乡十二碗”音乐快板节目曾参与央视春晚录制,“湖边村晚”也连续五年拿下全县第一名。基于此,黄小英通过吸纳党员、议政员和村民代表中的文艺骨干,组建了湖边文化传承服务队,旨在“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在传承发扬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夯实和谐治理基础。一年来,春节晚会、妇女节活动、中秋晚会、重阳歌会等活动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和邻里和谐。

4.jpg

此外,黄小英还利用湖边人大代表联络点这个平台,邀请云峰司法所、云峰法庭工作人员,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劳动权益保护、秸秆焚烧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

今年的“湖边村晚”上,黄小英饱含深情地说:“我们会继续努力,帮大家照顾好留在家中的亲人,请大家放心在外打拼。”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的承诺掷地有声,也充满底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