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最后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完成并投放使用,龙泉市顺利完成2024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之一——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20台。 
自动体外除颤器也称“救命神器” 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 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 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 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源性猝死人数超54万,心脏骤停90%发生在院外,其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一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救治,患者的存活率高达90%。 2023年初,经龙泉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就有“应急救护工程”,包括在公共场所配置AED10台等子项目。同时,根据丽水市民生实事工作要求,2023年度需在村级卫生室安装AED23台。 票决产生民生实事,只是在程序上完成项目确定,更关键的是要推动项目见效惠及民生。在第一次集中跟踪监督活动中,代表小组实地视察了小梅镇救护培训基地、村卫生室,以及东升小学红十字博爱校医室等地,座谈听取卫健局、红十字会等有关单位工作汇报。 “通过民生实事项目视察,了解到新建救护培训基地设备齐全,但是使用率不是很高,基地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是否进一步落实好相关措施?在村级卫生室配置AED23台,是否能保证群众在发生危险时,有专业的人员能救?目前,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人员相对缺乏,建议是否可以将培训人群扩大到重点行业从业者?”……代表们提出不少意见建议,受邀参加的专家还进行了“辣味”点评。龙泉人大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问卷”活动现场交办问题,并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分解责任并落实整改。 
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要看得见,更要找得着、用得上。在人大代表建议交办及持续跟踪监督下,AED安装及时完成,还组织开展了点位周边117名第一响应人(救护员)的培训,为构建“救”在身边·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网夯实基础。 根据今年省级民生实事内容,龙泉市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20台、对应培训120人以上。截至目前,龙泉陆续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社区、学校等各大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105台,组织三期AED点位救护员培训工作,为全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体系提升应急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龙泉人大将持续发挥民生实事“问卷”监督作用,真正使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发挥建好、管好、用好,助力“生命守护”工程实施,提升人民群众“救”在身边的安全感,推动新时代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