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双岗建功 代表风采|郑惠仁:“和”护千年非遗文化
(发布日期:2024-05-20 15:42 作者: 遂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蔡源乡蔡和村位于遂昌县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北麓。千百年来,这里人文活动持续不断,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气息的“蔡和文化”

点击播放视频

“蔡和文化始于唐朝五代年间,象征蔡和文化的蔡和班是处州最早的民间婺剧班社,有‘处州第一名班’的美誉。除婺剧外,艺人们所创作的脸谱、米塑、花灯等各色非遗也是蔡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遂昌县人大代表、蔡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惠仁表示,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冲击影响,艺人们大多外出谋生,蔡和文化的传承也变得难以为继。

1.jpg

郑惠仁是县级兴村治社名师,自担任蔡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依托其先进的治村理念,蔡和村从原来的“猪粪村”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十大基层治理典范、浙江省首家基层社会治理信用村,但郑惠仁并没有止步于此。

2.jpg

“我的父亲是蔡和脸谱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也精通制作米塑、花灯等,我从小耳濡目染,对蔡和文化有深厚的情感。”让蔡和文化重焕生机,是郑惠仁潜藏已久的心愿,“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要真正的兴旺起来,一定要依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3.jpg

2021年,郑惠仁当选为遂昌县人大代表后,便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

一方面,做好蔡和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他主动联系非遗传承工作专家,推动蔡源乡成立“蔡和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和专家一同查阅整理大量史料、文献,并奔赴各地走访蔡和脸谱、蔡和米塑的传承老艺人,倾听他们的经历见闻、亲自参与撰写文稿,最终于2023年11月出版了《蔡和脸谱》《蔡和文化》《蔡和班》等系列书籍。

另一方面,做好蔡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这些年,郑惠仁积极地跑部门、联乡贤、落项目,先后助推蔡和村打造了研学基地、民俗展陈馆和非遗文化馆,并在蔡源小学开设了脸谱、米塑等蔡和文化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为学校绘制超过百米脸谱长廊。

4.jpg

老艺人笔下的脸谱形象古朴生动、神态各异,孩子们也沉浸其中。“学会了画脸谱,我也是‘蔡和文化传承人’了!”孩子们略显稚嫩的脸谱画,承载起蔡和文化得以传承的美好愿望。

“有些游客早上5、6点就出发了,只为了能够近距离看到庙会的游行队伍。”其实,最让郑惠仁兴奋的是每年农历八月举办的蔡源庙会。

5.jpg

声势浩大的巡游踩街、精彩刺激的翻十五楼、其乐融融的百家宴、丰富多彩的婺剧演出……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扩大蔡和文化影响面,郑惠仁通过走访调研、外出考察学习,积极提出代表建议,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场地等各类资源。仅2023年,庙会当日前来打卡的游客就突破了1万人次,极大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销售,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6.jpg

“去年,象征我们文化发源地的蔡王殿被列入全省首批民间信仰规范化场所,是遂昌县唯一入选单位,”郑惠仁表示:“借此东风,我将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继续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发声发力,让传统文化再度焕发青春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