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非法改装问题给驾驶员和行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 “有些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设置还不够合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障群众高效便利出行。” 近日,在松阳人大代表联络总站,第五期“代表来督办”活动正在开展。 松阳县人大创新实施“代表来督办”机制,深度整合“12345”市民热线、新闻媒体、企业服务中心、社会团体等多元社会监督力量,聚焦民生保障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成功破解14类共55项疑难问题,为推动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贯通提供了实践样本。 
汇聚多元声音 “窗外的树木终于修剪好了,家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近段时间,家住松阳县西屏街道长虹中路的徐阿姨难掩喜悦。困扰她数年的“挡窗树”问题得以解决,背后正是“代表来督办”机制搭建的民意收集网络在发挥作用。 为打破传统民意收集模式的局限,松阳县人大积极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主动链接民意最集中的社会渠道,定期从“12345”市民热线、新闻媒体平台、企业服务中心等源头广泛收集意见,推动民意来源从“单一代表发声”到“多元社会主体广泛参与”转变,打通民意表达“最后一公里”。 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已开展5期集中活动,累计收集民意线索700余条。 
协同专业研判 民意渠道拓宽后,如何让问题办理更贴合民心、更具实效?松阳县人大给出了“专业解法”——牵头组建民情民意研判组,积极吸纳律师、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社会团体负责人等社会力量,构建以真实性、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为核心的“四性”研判体系,对海量的线索进行研判筛选。 “这个体系充分融合专业意见,通过‘专业论证—风险评估—效益分析’三步严格筛选,确保每一个督办问题都经得起推敲、值得被推进。”松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蓝海说。 如,首期“代表来督办”活动聚焦营商环境,县人大特别邀请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企业法律顾问、经济分析师共同参与研判。针对园区交通、员工就医等企业集中诉求,专家团队精准分析、科学献策,最终推动新增公交站点、优化医疗服务点等事项成功纳入督办清单,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截至目前,民情民意研判组已召开10次专题研判会,对500余条高频诉求开展专项分析,形成56条高质量建议。 
分级协同督办 在2024年11月11日开展的首期“代表来督办”活动中,县人大代表韩士丰提出,赤寿园区余姚大道与637国道交汇处未开设路口导致出行不便。在12月2日召开的专题交办会上,县人大将该问题向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交办。随后,通过“人大助企服务日”活动、与人大代表面谈会商、实地调研勘察等多重举措,推动相关问题在春节前得到妥善解决。 赤寿园区路口改造的高效推进,源于县人大构建的分级协同督办机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判确定交办建议后,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明确承办部门、办理时限及答复要求。建立交办件分级评估机制,将交办件划分为“专题督办件”“重点督办件”“关注督办件”“一般督办件”四类,对重大或社会关注度高的督办事项,召开专题督办会进行现场监督,通过“辣味问政”引入公众监督视角,倒逼部门现场承诺、限期整改。 同时,该机制还组建了专项评议团,对建议办理的响应速度、协作配合、问题解决率、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目前,已办结55件督办件顺利,推动解决家庭电气线路改造、千亩中药材基地配套设施完善等一批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