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民履职|周焕兰: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
(发布日期:2025-10-15 10:49 作者: 遂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应村乡人大主席团 浏览量:


DSC04109.JPG

“高棠村要发展,村集体经济一定要壮大,产业一定要建起来。”这是遂昌县人大代表、应村乡高棠村党支部书记周焕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为引领,以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为担当,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

带领村民走上“共富路”

20250402_114304.jpg

周焕兰深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为了找到适合高棠村发展的产业,他带领村“两委”成员深入考察、论证,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高山水果产业上。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争取山海协作政策支持,他成功筹集资金,在2019年冬,为实现体经济造血功能的提升,初步规划了300余亩的水果产业基地,以蟠桃种植为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的高山精品水果产业共富工坊。

2020年,基地实现种植面积扩大和品种多样化,只要有空,周焕兰就会来到基地,时刻关注种植情况,经过三年发展,基地规模达到350亩,从最初的油桃、水蜜桃等品种,到去年新增的葡萄,再到今年少量试种的蓝莓,蟠桃基地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基地产出的高山水果被贴上“钱鸥盛”商标,通过“强村公司+村级合作社”联动发展模式,统一收购、包装并销往全省各地的商超。今年预计可产优质桃8万斤左右,葡萄6千斤,产值可达70余万元。基地经营性收入稳步提升。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周焕兰始终牢记“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基地优先雇用本村低收入农户,今年已发放劳动力工资约25万元,人均工资达到1.8万到2.3万元。村民钟金权感慨地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用实干托起群众“幸福梦”

DSC04098.JPG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周焕兰始终将民生改善放在重要位置。他积极推动“代表+基地+农户”模式,帮助村里的低收入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建立低收入农户认领制度,通过土地分红和工资收入,让每一名村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他还带领村民开展大规模的村容村貌整治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高棠村,不仅有连片的果园,还有整洁的村道、优美的环境,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周焕兰的眼光不仅局限于产业发展,他还看到了农旅融合的广阔前景。在蟠桃基地内种植了8个品种、900余株的赏花型桃树,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如今,高棠村的果园不仅是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游客观光、采摘的热门打卡地。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更多群众分享发展红利。”周焕兰指着规划图,信心满满地说道。他的目标是将高棠村打造成集休闲农居、花卉观赏、水果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

做好人民群众“代言人”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5035293198325733854&skey=@crypt_a28eeea9_20e569bad31c1f139a2656fa4d042a01&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eg

作为人大代表,周焕兰始终牢记“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他的履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的诉求和建议:帮助困难家庭改造住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民生问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为了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优化矛盾纠纷处理方式,周焕兰积极探索“民事村了”工作法的本地实践,确保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身边事。“我们把村民诉求详细记录在工作手记里,形成‘问题清单’,倒逼村干部多跑、多谈、多做,积极解决问题,确保限期完成‘销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周焕兰表示。

“人民代表不是荣誉,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周焕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实干和担当,让高棠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他的故事,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也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最好诠释。

从产业振兴到民生改善,从农旅融合到履职担当,周焕兰用实干和汗水书写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他不仅是高棠村的“领头雁”,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代言人”。在他的带领下,高棠村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