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缙云县前路乡深刻把握“千万工程”历史机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提升行动的持续赋能下,实现了从村居环境到集体经济,再到文化脉络的全面美丽蝶变。如今的前路乡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探古寻幽,体验乡村慢生活。 然而,白天的热闹过后,夜幕降临,村庄便渐渐归于沉寂。“游客白天来看风景,晚上却无处可去,一片漆黑,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人大代表沈伟贤敏锐地指出短板。这一短板不仅关乎村庄形象,更关乎村民的夜间出行安全和村民的生活品质。 倾听民声汇民意,代表建言点亮“金点子” 
面对这一问题,前路村的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将解决村庄夜间照明问题作为履职重点。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代表联络站”接待、走访调研、村民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村民关于改善夜间环境、提升夜间景观的意见建议。 代表们清晰地认识到,点亮乡村夜晚,不仅要安装路灯,更要对村庄夜间形象的重塑、旅游潜力的深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代表们形成了《关于系统实施村庄亮化美化工程、推动乡村“夜经济”发展的建议》提交乡人大主席团。 
《灯火》启航绘蓝图,精准施策扮靓“古韵夜”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前路村古村落亮化工程”被纳入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乡政府及相关职能科室认真研究吸纳代表建议,秉持“因地制宜、光影结合、凸显特色”的原则,充分尊重古村落格局与风貌,在慕义桥、感恩亭、三进厅、石板明堂等核心古建筑节点,巧妙安装了一系列兼具基础照明与艺术观赏功能的暖色调灯带,营造出沉浸式夜游体验。 履职监督促实效,灯火璀璨映照“新气象” 
为确保这一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发挥长效,前路乡人大将夜景提升项目纳入2025年度监督计划,通过组织视察、现场督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他们关注每一处灯光的角度是否恰当,关心新增用电负荷是否安全稳定,关切后续电费及维护成本如何可持续解决,推动形成了“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 如今,夜幕下的前路村,不再是单一的漆黑,而是被温暖智慧的光芒温柔点亮。星光与灯火交相辉映,古老村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夜间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