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促共富丨马勇川:代表发力,让毛竹“飞”下山
(发布日期:2025-10-23 10:59 作者: 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新建镇人大 张立园 马陶慧 浏览量:


图片1.png

“以前靠人扛马驮,一天顶多运个一两吨毛竹,现在无人机一飞,一天就能运10多吨,这真是解了咱们村的大难题!”在新建镇新川村栗坑自然村的毛竹林里,村民望着满载毛竹的无人机缓缓降落,难掩心中的喜悦。

初心:人大代表急民忧,破解毛竹下山难题

图片3.png

缙云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马勇川,是新川村党总支书记,日常工作中,他总在琢磨如何为村民解决实际难题。栗坑自然村地处山区,拥有大片优质毛竹林,在村民眼中本是“绿色财富”,但陡峭的山势、崎岖的山路却成了毛竹运输的“拦路虎”。全镇6万多亩连片竹林,却因运输不便大量竹子被荒弃山野,这让马勇川代表下定决心要为竹农找出路。

担当:人大代表敢尝试,探索无人机运竹新路径

ScreenShot_2025-10-23_105258_689.png

于是,马勇川连续两年在缙云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关于落实新川村谷川自然村老磡营头至珠山头林间作业道建设指标的建议》,致力于推动当地竹产业发展。然而,受限于资金短缺与山地施工难度大等现实困境,代表建议落实办理一度陷入瓶颈。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勇川关注到无人机运输物资的新闻,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既然无人机能运物资,那能不能用它来运毛竹呢?”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他立刻开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无人机的载重、续航等性能参数,多次联系无人机生产厂家咨询适配方案。为了验证想法的可行性,马勇川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拿出7万元积蓄,购买了一台适合山地运输的无人机,在栗坑自然村先行试水。

突破:人大代表攻难关,实现毛竹“飞天”运下山

图片7.png

试飞初期,马勇川遭遇了不少困难。山地气流不稳定,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性;毛竹形态不规则,装卸和固定很难把控。通过反复尝试不同的装卸方式和飞行路线,并邀请专家在技术方面给予指导,无人机才得以将毛竹从海拔300米的山林运到山下交通便利处。毛竹运下山后,马勇川又积极对接下游加工企业,与缙云县益飞木业有限公司、缙云县盛鸿竹制品加工厂达成合作,将新鲜毛竹直接送往工厂,用于竹条压制、家具制作等。目前,日均盈利约2000元。

使命:人大代表谋共富,带动村民一起增收

图片6.png

马勇川的尝试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秉持着人大代表“带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责任担当,开始谋划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让待业村民参加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和考核,帮助他们取得无人机操作证书,掌握就业技能。马勇川说,接下去,他还会继续扩大毛竹种植和运输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更多毛竹“飞”出山,让更多村民腰包鼓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