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遂昌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多方参与、监督联动的工作评议机制,通过整合各类监督力量、畅通多元参与渠道,将分散的监督力量拧成“一股绳”。 
凝聚监督合力,筑牢法治评议基础。在评议方案中明确人大法律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司法专业监督、行业职能监督与社会公众监督的联动机制,细化协作方式和成果共享机制,确保多方监督有章可循。同时,通过电视、“遂阅”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渠道发布评议公告,公开征集社会各界对被评议部门依法行政、执法规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打破监督信息壁垒,构建开放共享的工作评议“信息池”,让各方力量融入评议全过程。 多维穿透调研,精准画像部门工作。联动纪检监察,聚焦纪律作风与法治底线。函询县纪委监委,调阅被评议部门干部在执法、决策等环节的纪律问题线索及处理情况,为评估部门政治生态和法治风险提供重要依据。联动审计部门,紧盯经济行为合规性。联合县审计局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关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系统梳理审计中暴露的行政决策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规等问题,从经济维度检视部门依法行政效能。联动行业部门,强化专业领域法治评价。函询信访、司法部门调阅涉评部门的信访件、行政诉讼案件,加强与财政、统计等部门协作,从行业视角丰富对部门依法行政的评价维度。联动社会公众,倾听法治建设民情民意。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媒体、社会各界、各级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对部门的意见,确保民意诉求成为部门工作评议的重要参考。 跨界印证分析,锁定法治建设短板。各评议调研组对来自纪检监察、司法、行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关联分析和交叉比对,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以县医疗保障局评议为例,调研组将审计发现的医保资金使用不规范、调研中发现的基层服务功能短板等“多源信息”深度融合,列出具体的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客观全面的“诊断报告”,为后续精准评议提供坚实依据。 集中评议问询,强化法治监督刚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基于前期多方参与形成的调研报告和问题清单,围绕部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评议和询问。被评议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问题、说明情况并承诺整改方向。随后,对被评议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结果,以刚性的评议结果强化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 跟踪问效闭环,推动评议成果落地。遂昌县人大常委会将多方参与贯穿整改全过程,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跟踪问效”监督闭环。评议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将评议意见交被评议部门。被评议部门在一个月内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经主任会议审定后实施,并于年底前报告整改情况。整改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联合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进行跟踪监督。对整改不到位的,督促重新整改;对仍不达标者,依据监督法启动询问、质询等程序,对整改不力的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确保部门在法治轨道上改进工作,切实将评议成果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