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大源镇距离县城38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山区镇”,与台州仙居县安岭乡、温州永嘉县界坑乡交界,有着“一脚踏三地、鸡鸣闻三市”的特点。近年来,大源镇人大主动作为,联合安岭乡人大、界坑乡人大,积极探索推进三地人大协同监督机制,有效实现了跨区域人大工作互动、信息互通、力量互借,产业共兴、项目共促、纠纷共解,三地人大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向好、向快、向强发展。
产业共兴 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山区乡村如何走好共富路是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课题。大源镇龙坑村以茶致富、因茶兴业,成功创建浙江省缙云县黄茶特色农业科技园区,走上了科技富农的共富道路。多年前,大源镇人大代表郑国杨作为乡贤回归,借助科技特派员的专业力量,成立龙辕黄茶品牌,将龙坑村村民带上了致富路。随后,又在安岭乡成立“仙玉叶”品牌,通过两地资源互补,为两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每年采茶季,郑国杨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采摘的黄茶,提高村集体、村民收入。去年5月,安岭乡人大组织各级代表到大源镇学习生态强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并共同探讨红色椒江源产业共富机制,代表之间深入交流、学习借鉴,共同为强村富民出谋划策。
项目共促 回应民生福祉新期盼 
国家级项目合温高速从大源、安岭、界坑穿过,三地人大借力该项目,推动三市联动,在培育项目、文旅资源、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探讨,一举将三地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修建改善,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助推经济发展,增强竞争力。 2024年,大源镇扎实推动单村供水水站改造提升项目建设,镇人大代表提议龙坑村单村供水项目要有更高站位,以能够辐射安岭乡、界坑乡群众为目标,建设功能更加齐全、可带动辐射面更广、供水性能更加强大的单村供水站。同时积极推动三地断头路、林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向县、镇人大提出建议议案等方式,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改善交通环境、农民作业环境。
纠纷共解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群众福祉,大源、安岭、界坑三地人大筹划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通过备忘录的签署,有效化解三地群众之间因争山、争水、争林、争地等历史问题积压的矛盾纠纷,共同谋划美好的生活。同时,积极推进三地基层联动,在疑难杂症问题上,代表们纷纷出谋划策,帮助解决问题。去年4月,大源镇人大联合安岭乡人大到界坑乡考察调研,学习界坑乡美岙村村庄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岙村基层治理的卓越成效为大源镇的村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丽台温三地共富产业的深度融合,倾听民意,共同助推共富产业发展、促进民生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大源镇人大主席陈红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