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畲乡,山歌嘹亮,彩带飞扬。2025年3月29日,第三十一届“竹柳新桥三月三”民族大团结暨畲族歌会展演活动在莲都区丽新畲族乡马村村隆重启幕。这场以"竹柳新桥一家亲,畲乡共富石榴红"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吸引了数万游客共襄盛举,更成为人大代表履职为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舞台。 
脚沾泥土听民声:走村入户踏出“民主深度” “要让民族文化既体现本土风韵,又跟时代特色相融合。”丽新乡人大主席刘文波在活动筹备会上掷地有声。 
丽新畲族乡有畲族人口2100多人,为办好“三月三”歌会展演活动,选区内3名畲族市、区人大代表、15名畲族乡人大代表组成“山哈调研团”,多次走访辖区内3个畲族村,寻找畲族歌本,拜访手工艺传人,在代表联络站、村委会开展“畲乡茶歇”群众见面日等特色活动6次,收集产业发展、非遗传承等建议30余条。 
“歌手唱的山歌内容比较单一,只有《高皇歌》改编的畲族叙事歌曲,是否可以改编一些流行歌曲给畲歌团队?”区人大代表、咸宜村“一肩挑”雷丽燕收到群众反馈的意见后,立即将建议提交到丽新乡人大。很快,在丽新乡政府的协调下,几首简单流行歌曲改编的山歌与迁徙、开荒主题的老歌一同加入节目单,今日畲族的幸福生活图景与昔日的辛勤劳作形成的对比,令观演群众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呼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声音,构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记忆。
心系民生强保障:服务到点激活“节庆引擎” “畲族活动是民族活动,是团聚各族人民、共庆民族振兴的重要活动,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挺在筹备一线义不容辞。” 市人大代表、山村村“一肩挑”蓝有贞说道。 
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人大代表们纷纷利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布预热短视频百余条,积极发动身边人传播丽新“三月三”的相关信息,浏览量超5万余次,吸引武义、松阳等地游客慕名来到马村,沉浸式体验畲风客俗,共享舞与茶、歌与酒的盛宴。 活动开始前,各行政村“一肩挑”代表和村委组成人大履职小组,对照履职清单提前落位,带领村民开展村居洁净、应急巡查、整饬市集等前置工作。活动当天,代表们活跃在人员引导、车位协调、交通管制等重要环节,在热闹的活动现场默默贡献人大力量。 
畲族代表们还在“三月三”活动现场开展“微创新”,随身携带“代表钉”活动码,向来往游客收集意见建议。在赛歌环节,身着苗族、瑶族等民族服饰的歌手们翩然登场,与畲族歌手共同唱响山居民族的壮美诗行。“三公主迎亲”环节,身穿白族服饰的代表跟随队伍走完全程,丈量着五族先母走过的土地。在“山哈大席”上,“先茶后酒”间加入了发红包环节,现场气氛火爆,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马村。
跨域协同聚合力:机制创新结出“协作硕果” “三月三”畲族歌会作为“竹柳新桥”兄弟民族地域的文化盛宴,是兄弟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保障,已成为丽新畲族乡风土民情的金字招牌。 
丽新乡人大牵头建立“竹柳新桥”四乡镇联动机制,共建畲族文化节庆联盟,联合举办山歌大赛、农特产品展销会,围绕畲风香囊、畲药体验打造畲乡好物市集,推动民族文化从“单打独斗”转向“全域共荣”。 
丽新乡借助“三月三”等民族文化活动,将畲族文化课程融入到学习教程中,推动畲族语言、民俗进校园,结对培养非遗传承人6名。发动企业家代表强化与兄弟乡镇、区本级乃至外县市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马村大草坪“亲水互动”、马村老街历史上“水陆商埠”的特质,构建产学融合体系,加快丽新畲族乡地方产业发展。 
下一步,丽新乡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深化“畲情回音壁”人大工作品牌建设,创新“三月三”活动品牌打造,让“三月三”的每一个环节都跳动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群众的声音穿过山野,代表的脚步丈量初心,让民族节庆既飘着乌米饭的香,更透着人民民主的甜。助力以畲族文化赋能浙丽“石榴红”民族团结光谱,不断优化“竹柳新桥”兄弟民族地域人文布局,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丽新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