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 服务加快建设创新浙江”主题活动的方案》要求,结合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发挥、“大思政课”实践、助推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等3项重点工作,特制定2025年丽水市各级人大代表主题活动实施清单:
一、组织代表视察浙西南(丽水)水库群建设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为加快构建“一带二枢双链济省网 五脉多支群库润处州”的丽水水网总体格局,助推丽水建成全省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重要窗口提供水安全保障等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
时间安排:适时
二、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我市民族乡镇生态适宜型产业发展情况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助力《丽水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保障《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并形成一份视察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
时间安排:11月份之前
三、开展“人大代表随手拍”助推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按照《2025年人大助推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人大代表随手拍”助推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发动各级人大代表随手拍有关影响大花园品质提升的五类问题,发动代表通过线上反馈与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相关的意见建议;鼓励代表对普遍性共性问题提交闭会建议,通过常态化柔性化运作的议案组分办,各(专)工委开展对口督办,助推解决机制性问题。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城建环资工委、代表工委,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
时间安排:2025年4月——12月
四、省人大代表丽水中心组视察调研活动
活动主体:省人大代表丽水中心组全体代表
活动要求:年中,以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内容开展专题调研,并提交3000 字以内的调研报告(每个小组一份,报省人大)。年终,实地考察三江口和碧湖新城建设情况,以城市能级提升为主题,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为出席2026年省人代会奠定基础。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青田县人大常委会、缙云县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6月、12月
五、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集中视察调研活动
活动主体:市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各个市人大代表中心组围绕推动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 融合、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 四重” 落地,助力创新环境创造、助力创新支撑共富等主题内容开展专题调研视察,8月上旬前提出闭会代表建议1至2件,提交一份3000 字以内的调研报告(供当地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同时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责任部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11月份前
六、收集汇总相关领域法律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
活动主体:以党政干部代表和相关专业代表为主
活动要求:发挥好规划制定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法律解读等方面的作用,以进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基层调研等方式,结合听取和审议五年规划纲要执行及编制情况的报告,收集汇总“十四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建议意见,进一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2025年6——12月
七、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
活动主体:以企业负责人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为主
活动要求:企业负责人代表要抢抓机遇,前瞻布局科技前沿赛道,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人才创造活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代表要聚焦浙江产业战略需求,锚定核心技术攻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出贡献。结合听取和审议我市科创飞地建议情况的报告,了解我市科创飞地人才集聚、项目孵化、双招双引等方面情况,进一步推动科创飞地建设和作用发挥,助力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2025年4——12月
八、开展乡村振兴、共富惠民行动
活动主体:以一线工人、农民和基层工作者代表为主
活动要求:发挥好连接政策制定与基层实践的纽带作用。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共享公共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和和谐稳定等多个方面发力。通过市县人大联动监督,听取和审议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工作情况报告,查找实施“千万工程”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全市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缩小“三大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2025年4——12月
九、代表参与全国基层立法点专项活动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年度计划安排,依托全市“1+9+22+173”工作网格,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别领域专家骨干代表参与立法相关环节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立法信息搜集触角,为高质量立法工作奠定扎实民意基础。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适时
十、参与“大思政”现场教学活动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全市各级人大要结合代表主题活动要求,精心制订2025年度代表联络站工作计划,市县乡三级联络站分别邀请代表进站宣讲至少1次,向大中小学生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代表故事,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为全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工委、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适时
十一、组织代表列席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活动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根据常委会议程安排,结合主题活动阶段性工作部署,每次邀请相关领域代表若干名,带着建议列席常委会会议并组织座谈会听取意见,进一步夯实常委会工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责任部门:市县人大常委会
时间安排:适时
十二、组织开展代表联络站主题接待活动
活动主体:各级人大代表,市、县(市、区)国家机关负责人
活动要求:根据代表主题活动工作安排,组织代表在联络站开展主题接待活动2次以上,广泛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引导代表进一步深入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闭会建议,进一步完善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每年至少1次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有约”“局长面对面”等活动,密切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国家机关服务基层,解决问题。
责任部门:各级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委、牵头开展活动相关工委
时间安排:适时
十三、代表主题活动成果转化
活动主体: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
活动要求:及时规范利用好重大任务系统,高质量做好四张清单填报工作;有序运行好代表联络站运行评价体系,确保代表主题活动成果;有重点挖掘代表履职事迹,提炼典型案例,高质量做好“六个60”代表履职风采宣传工作;市县乡三级人大结合各类会议、进站活动等,适时开展代表履职经验交流,展示代表双岗建功风采,放大代表服务中心大局的优势效果。
责任部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代表工委、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时间安排: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