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月圆,这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大代表、教育局副局长,自2019年起担任红星小学校长,用她的智慧与爱心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山区教育故事。今天,让我们通过三张照片,一起走进红星小学,感受这群农村孩子的成长与蜕变。 

那一天,一辆搭载着第一批从乡校优化进红星小学学生的求知专线缓缓驶入校园,打破了校园的宁静。车门打开,一个滴溜着大眼睛的小女孩率先跳下,兴奋地拉着爷爷说:“爷爷,城里的学校真漂亮!”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早已在校门口等候的吴月圆眼眶微红。这是红星小学迎来的第一批从乡校优化进来的学生。 早在2022年4月,时任省长王浩在景宁调研时指出,要“优化山区县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多措并举提高山区学校办学质量”。红星小学肩负起这项改革重任,但作为一所薄弱校,前路并不平坦。面对着老师的困惑与茫然,吴月圆却在思考如何“破局”,这不仅是孩子们希望,也是红星小学的希望。 她带领团队深入4个乡镇,走访70个家庭,发现51%的孩子来自低保家庭,85%是留守儿童,72%是单亲家庭。那些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孩子、辗转亲戚家长长大的孩子、甚至从未见过父母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她。吴月圆下定决心:“不仅要干,还要干好!” 

景宁畲族自治县建县4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家祝贺团一行走进红星小学。在“石榴红童心家园”,一个小女孩神采飞扬地为大家介绍自己的项目化学习体会。当她说到“我们坚信: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时,全场无不被她的气魄与志气打动。她,就是那个一年前惊叹于校舍漂亮的女孩儿! 谁能想到,在刚入校时的交流会上,孩子们对未来一片迷茫,甚至有孩子说长大后想当五保户?这让吴月圆深感震惊。她意识到,“衣服太小”了,必须为孩子们换上一件“更大的衣服”。于是,她以人大代表工作室名义大力推动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在校成立研究基地,创新课堂、课程和平台,激发学习内驱力。成果不仅登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还成为教育部优秀。 

在吴月圆的不懈努力下,曾经考5分的学生逆袭考出95分,厌学少年蜕变为班级表率,哭着要回家的孩子成长为足球队队长……孩子们的每一点蜕变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付出。这些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成为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这场为山娃“换衣”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让红星小学声名远扬,吸引了省内外6000余人前来考察学习。 而吴月圆牵头设立的代表工作室,则是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一个缩影。在解决民生热点问题的道路上,吴月圆始终脚踏实地、奋力前行。她说:“教育是山区孩子的希望之光,只要还在人大代表的岗位上,就会始终做这束光的守护者。” 吴月圆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教育的力量。她不仅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也为山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她说的那样,“生命没有贵贱,梦想才是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