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7月22日上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暨基层人大助发展促共富主题活动”在遂昌县大柘镇万亩茶海人大代表联络点举行。来自青田县、缙云县、莲都区、景宁畲族自治县、龙泉市和遂昌县乡镇人大主席或人大工作者结合当地人大履职故事展现了基层人大在助推发展、促进共富道路上的担当与作为。 他们一致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汇聚更多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在逐梦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中奋斗实干、担当争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泉市查田镇人大副主席吴振涛带来的履职故事…… ▼ 从归雁到群雁、以先富带共富 
龙泉市查田镇人大副主席 吴振涛 我今天讲述的是一个“从归雁到群雁、以先富带共富”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 
从温州的“四千精神”到义乌的“鸡毛换糖”,浙江从不乏敢为人先的弄潮儿精神。而在浙江龙泉,也有这样一个词,在当地时髦了半个世纪,叫“跑五金”。 “跑五金”是查田镇茶丰村的代名词,五金创业精神也是茶丰人的精神特质。20世纪7、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茶丰公社用简陋的仪表车床,废旧边角料,创办了龙泉第一家生产五金的社办企业——茶丰五金厂;有了五金厂的基础,茶丰的一群“泥腿子”们纷纷走出田间地头开始“跑五金”,他们没日没夜地走南闯北、肩扛样品走街串巷。直到其中一些“跑五金”的佼佼者们带着乡情回归创业,在他们一点一滴努力下,“小五金”一步步做成了龙泉的“大产业”。 
从归雁到群雁,当中许多的“五金”企业家们也成为了各级人大代表中的一员,并参与到回馈家乡建设、带动就业增收中去,得到了许许多多老百姓的认可。 产业辉煌了,老五金厂却在五十年风雨飘摇中落寞了,土墙倒塌,屋顶漏雨,院子杂草丛生……对于老五金厂的保护恢复利用,群众呼声高,代表也有期盼。查田镇人大组织2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一起谋思路、出主意,又组织代表前往多地调研学习,凝聚起了要在老五金厂旧址建设五金创业精神传承馆的共识。2020年,代表们在龙泉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五金馆的建议,得到重视支持,也正式开启了五金馆的建设之路。 
项目要推动,建设就要资金,怎么办呢?于是,在查田镇人代会上,五金馆一票一票地被票决为当年民生实事项目,馆内的功能布局及内部展陈得以争资续建。而从布展设计、文物征集到史料编辑,镇人大和各级代表全程参与,让陪伴创业岁月的老证件、老车床、老样品迅速回流五金馆。此外,有14名企业家人大代表还联合向五金馆捐赠了8.4万元。 一年以后,茶丰五金创业精神传承馆正式开馆,成为了“五金创业精神”的一大物化载体。当镇人大组织代表们进馆参观,大家都感慨万千。一幅幅极具年代感的照片、一件件饱含时代印记的老物件,无一不在诉说着一群“五金”企业家人大代表从归雁到群雁、以先富带共富的故事。 五金馆的落成,开启了代表在传承五金创业精神中“双岗建功”、相融共会的新征程。陈庆华、黄忠伟等五位企业家人大代表在这个五金馆人大联络点与茶丰村、青坑村签订了“村企共建”协议,通过投资分红的方式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30万元,还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低收入农户提供超过120个就业岗位;现在的茶丰,将五金创业精神融入“千万工程”,成为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精品花园乡村。 一个斜挎包,一双解放鞋,让我们看到了五金人的来时路;一张代表证,一座五金馆,让我们看到了人大代表们将履职触角延伸到了产业全链、乡村一线,不仅富了企业,强了行业,还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如今的龙泉,弘扬企业家创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我们查田镇人大也将继续唱响五金创业精神,努力讲好人大代表“双岗建功”助共富的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