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贯彻全会精神·人大促共富⑯】隆宫:人大助力雪菜联结“山海情缘”
(发布日期:2025-08-11 17:40 作者: 庆元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隆宫乡人大 浏览量:


DJI_20250312145248_0462_D.JPG

在庆元县隆宫乡中园村,一座崭新的蓝顶厂房即将于年内投产。这座超1000平方米的雪菜标准化加工厂年内投产后,不仅会成为全县首个同类专业基地,更将让菜农们的腌菜再也不必担心烂在地里。“从菜地直通加工线,心里踏实多了!”种植户周长福道出大家心声。这个项目的落地,正是隆宫乡人大紧扣丽水市委深化山海协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要求,精准实施 “代表盯链” 行动的生动注脚。

山呼海应:人大搭桥,“山海情”浇灌共富新苗

DSC04920.JPG

隆宫乡地处浙西南山区,生态资源禀赋优越,但过去农业发展传统,农民钱袋子鼓不起来。如何“点绿成金”?如何让小农对接大市场?这成为隆宫乡人大探索的课题。丽水市委关于升级山海协作、推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为乡人大指明了方向。

乡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时,敏锐地捕捉到农户试种雪菜增收的强烈意愿,也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技术、销路和风险的顾虑。“没经验技术,种了卖给谁?”农户的担忧成为乡人大行动号令。而对口协作的嘉善县天凝镇,作为“中国雪菜之乡”,成熟的产业链和市场,正是打开隆宫雪菜产业大门的“金钥匙”。

乡人大主席团当起了“红娘”,以代表编组履职赛马活动为抓手,组建“助力山海协作”专项履职小组,由乡主要领导带队“走出去”,多次奔赴天凝镇考察学习,精准对接雪菜产业。在两地人大努力下,多次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促成关键合作意向。嘉善县人大代表、雪菜协会会长蒋惠云成为推动合作的核心“连心人”。

2022年,在蒋惠云力促下,隆宫乡黄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聚农公司签订了雪菜收购协议。企业提供优质种源、标准化方案,并承诺“保底收购+自主销售”的双轨保障模式,为隆宫雪菜产业播下希望的种子。

履职担当:精准服务,技术助农促产业扎根

雪菜调研 (1).jpg

协议签了,种子到了,如何让首次大规模种雪的农户快速掌握技术,产出高品质雪菜?这是产业“破土”的关键。乡人大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主动牵线搭桥,将天凝镇的人大代表和农技专家“请进来”。一场场以“人大代表山海聚力 凝心共走富裕路”为题的田间课堂在隆宫雪菜地头开讲。

“生雪菜味苦无虫,是绿色食品,隆宫土质松软、肥沃,很合适!”“苗距15~16公分为佳。”代表和专家躬身示范,手把手传授选苗、栽种、管护、除害技术。方言讲解、实地指导,让农户们吃下了“技术定心丸”。

为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人大代表持续跟踪研究。他们访田间、看长势、听难题、督落实,让“人大赋能 代表助力”真正落到地头。今年初雪菜产量与品质形成关键期,蒋惠云代表又带领5名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队,专程赴隆宫基地进行采收前最后指导和品质巡查。这种贯穿全周期的履职陪伴,让山区农户倍感温暖。

乘势升级:产业焕能,“小雪菜”结出共富果

74aae44acf5d9cf0746c8dbfdc40a0c.jpg

“激发山区内生动力”“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是市委倡导的产业发展方向。隆宫雪菜产业的成功,正是乡人大主动践行这一发展理念,推动其在基层落地生根并持续深化的成果。

乡人大的全方位履职“保驾”,代表全过程的技术赋能“护航”,点燃了农户积极性,雪菜产业从尝试渐成规模。2025年,雪菜种植面积已增至350亩,覆盖黄坑村、源山村等周边,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2.3万余元。种植户张达发喜获亩均5000元收益;79岁的鲍书金在家门口增收4万多元;率先种植百亩的黄坑村党总支副书记吴作跃欣慰:“收入是水稻的三倍!”共富“成绩单”愈发亮眼,两地人大加紧统筹、深化协作,以推进政企协同、强化要素保障,为山区振兴注入更强劲动能。

依托山海协作强大的销售网络,带着高山气息的腌雪菜制品入驻各大商超,更凭品质成为东方航空专供品,直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现了“刚出地头,即进厂房,直达万米高空”的高效循环。在“山供优质原料—海精深加工赋能—对接高端市场”的产业闭环中,离不开人大代表在产销对接中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

IMG_9205.JPG

在人大持续赋能下,“翻山越岭”而来的一颗“小雪菜”,正茁壮成长为驱动山区奔向更美好生活的“共富树”。未来,隆宫乡人大将深化技术交流制度化、精细化,继续立足实际提质扩容,放大“稻—菜轮作”效益,探索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特色农产品,不断拓展山海协作的广度与深度,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富美画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