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和县凤凰山街道,一场由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推动的产业绿色蝶变,成为缩小“三大差距”、助推全域共富的鲜活样本,让曾经菇棚林立、环境堪忧的村庄,变身为桃花灼灼、游人如织的“世外桃源”。一起来看看该地人大的亮点做法。 盛夏的新岭村,百亩桃林葱郁,累累果实压弯枝头,昔日的杂乱菌菇棚早已不见踪影。这幅从“忧居”到“优居”、从“忧业”到“优业”的崭新图景背后,是新岭村党组织书记、人大代表徐美阳依托双重身份优势,引领村民告别传统发展路径、拥抱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彰显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与人大制度的强大推力。 拆污建“绿”,代表担当解民忧 
食用菌产业曾是新岭村的主要产业,年产菌菇达36.9万段。然而,简易菇棚遍地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使得村民苦不堪言,村庄发展陷入瓶颈。身为人大代表和村书记的徐美阳,深感责任重大。他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倾听村民对环境整治和产业转型的迫切愿望。在充分调研和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徐美阳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毅然决然启动环境革命,集中拆除近2万平方米的简易菇棚,彻底清理积存垃圾,平整修复土地。不仅消除环境顽疾,更腾挪出宝贵的发展空间。 流转生“金”,桃花经济绽新颜 
旧貌破除,新路何在?“既要环境美,更要百姓富!”徐美阳精准把握发展要义,充分发挥代表“双岗建功”优势,积极主动寻求新路径。通过一次次与专家代表一同外出调查研究、一场场代表群众座谈会的讨论、一轮轮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最终以土地流转整合资源,成立合作社,全民入股等方式,建成了如今这片令人瞩目的百亩桃园,让“桃花观光+蜜桃采摘”的农旅模式雏形初现。 融合创“富”,双岗建功促发展 
为深化“赏花经济”,结出更丰硕的共富果实,徐美阳持续深化调研,积极倾听游客和村民的新需求。他依托代表身份链接各方资源、引进专业运营团队,不断拓展多元化业态,通过做实蜜桃经济根基,结合优质种植、采摘预售和桃树认领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开发桃林灯光秀和乡村夜市点亮夜间经济,不断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通过挖掘桃文化和农耕文化策划桃花节及民俗体验,逐步丰富文旅内涵增强吸引力,共同推动产业融合与共同富裕进程。 
这个新时代的“世外桃源”,不仅是看得见的绿水青山,更是摸得着的金山银山。在人大代表履职赋能下,“小桃源”谱写除了乡村振兴大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