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贯彻全会精神·人大促共富㉑】三都:让山间箬叶成“金叶”托起群众“致富梦”
(发布日期:2025-08-16 13:25 作者: 松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松阳县三都乡人大 浏览量:


690f7e691f34e56b69b1b73e5b776445.jpg

“以前鲜叶卖给外地客商只有3.5元一斤,自打村里有了自己的工坊,每斤鲜叶能卖到6元,采一天能多赚几十块!”村民潘奶奶捧着箬叶笑得合不拢嘴。自去年松阳县三都乡上源村箬叶共富工坊建成以来,这片曾藏在山间的箬叶真成了造福群众的“金叶”——累计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在采茶淡季每月增收2000元。

而这一切,源于人大代表的一条精准建议,更离不开三都乡人大围绕资源开发、推动闲置资源活化的积极作为,最终铺就了这条百姓致富路。

d4d94da1164c911b12276.jpg

三都乡上源村地处山区,漫山遍野的箬叶是大自然的馈赠。全村及周边山林每年可产箬叶20万斤以上,不少村民早已习惯上山采摘、简单加工后售卖补贴家用。但乡人大代表蔡伟忠在走访中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组织、没有稳定销售渠道,箬叶始终停留在 “散户售卖、低价外销”的阶段,没能形成产业气候,更没能让资源真正变成“钱袋子”。

“这么好的资源不能浪费,得让它扎下根、长成富民产业。”蔡伟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快向乡人大提交了《盘活箬叶资源打造山区富民产业链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整合本地箬叶资源,结合村里闲置房屋、用地等“沉睡资产”,走产业化发展路子。

5cfe033782a25a63c176eab4c823dfa3.jpg

乡人大对这一建议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代表们不仅走遍了上源村及周边5个有箬叶生长的村庄,走访了80余户采叶村民,详细摸清了箬叶产量、品质、村民采摘习惯及销售难点;更重点考察了村里的闲置房屋、撂荒地块等资源,探讨“箬叶加工+闲置资源活化”的可行性。调研结束后,代表们形成了《关于上源村箬叶产业化及闲置资源利用的报告》,为乡政府制定方案提供了扎实依据——既用好箬叶资源,又盘活闲置资产。

在乡人大的推动下,乡政府很快敲定建设“箬叶共富工坊”的方案。为加快工坊落地,乡人大再次组织代表入户走访,听取大家对工坊建设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将村头一处闲置多年的旧仓库腾退出来改造为工坊场地。短短1个月,占地100余平方米的箬叶共富工坊就正式投产,恰好赶上7月箬叶采摘黄金期。

随后,乡政府联合村集体、人大代表共同商议,确定了“村集体主导运营,优先收购本村及周边村民鲜叶、优先雇佣本村劳动力”的模式:村民采叶不用愁销路,工坊按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工坊里的分拣、清洗、晾晒等岗位,优先招本村村民,每月能挣2000元左右。这一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采摘+务工”双增收。

为了让箬叶卖得更远,乡人大代表叶冠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动申请加入乡政府招商引资团队,借着山海协作的东风,和嘉兴知名企业进行精准洽谈,最终促成合作意向的签订。

03e138b9c59d5b35fcfa5034cbec2aeb.jpg

从山间“闲叶”到富民“金叶”,从村民“单打独斗”到集体“抱团致富”,三都乡人大以调研找准资源开发路径,以实干推动闲置资源活化,以监督守住共富成果,让一片小小的箬叶,真正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共富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