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江根乡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丽水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关于“深化省际边界协同发展”“培育山区特色富民产业”的部署要求,立足浙闽边界实际,以油茶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代表领路、代表献策、人大组团”三步走发展路径,推动油茶产业从“荒山”变“金山”,为山区群众铺就了一条共富之路。 代表领路,激活“沉睡”资源 
江根乡上杉坑村地处浙闽两省交界,是浙江省最偏远的行政村。过去,这里山林荒芜、人口外流,村集体经济薄弱。乡人大代表胡光海、周家道、郑惟平三人敏锐地发现当地高海拔、大温差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高山油茶。他们主动作为,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油茶品种,并于2015年联合成立和昌裕生态农业公司,带头发展高山油茶产业。 十年来,这家山茶油加工厂不仅盘活了荒山资源,也为当地留守老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创富。 2024年春节期间,基地现场发放工资的场景吸引了超3亿网友关注,油茶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目前,该产业已辐射带动浙闽两省群众增收超2000万元,惠及浙闽边界5乡25村的500余名留守老人,成功入选浙江省强村富民典型案例,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80余家主流媒体点赞报道。 代表献策,推动产业升级 
“目前园区共有油茶3300亩,种植面积可以再扩大,并增加油茶品种。” “园区建设还需8公里的道路硬化,蓄水池、喷灌、轨道车、农旅观光配套设施建设也要跟上。” 在江根乡人大代表助推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座谈会上,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前期调研成果,围绕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建言献策。此外,代表们还针对企业在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高质量建议提交县政府,成功争取到省级共富村试点项目,并获得林业部门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了油茶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代表的推动下,江根乡牵头制定《高山油茶种植规范》,推动5300亩油茶获得有机认证,产品溢价率达30%。同时,助力企业完成品牌升级,成功入驻“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平台,实现年销售额增长200%。 人大组团,拓展发展空间 
面对山林资源有限的瓶颈,江根乡人大积极探索“组团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周边官塘、左溪等乡镇的油茶山,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目前已流转300亩、达成意向200亩。同时,创新建立浙闽边界人大协作机制,整合两省资源,助力企业向周边10余个乡镇收购油茶青果90余万斤,带动浙闽两地农户年增收200余万元。 在代表建议推动下,“油茶研学基地”应运而生,带动周边发展民宿8家、农家乐5家,成功构建起“种植—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油茶全产业链,推动油茶产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下一步,江根乡人大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尊重代表主体作用,推动油茶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浙闽边界地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共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