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大监督与行业部门监督的贯通协同,有助于集聚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突破口,加强与行业部门联动监督,形成了一批成果。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三访三联三享”联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牵头部门+主管部门”监督效能,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升级,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企业办事流程繁琐、多头执法检查等28项痛点问题,还推动了13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 “三访”找问题 2023年,丽水市人大联合市委改革办、市政务办就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开展专题调研,并充分利用“局长代表面对面”、“联连汇”等平台听取意见建议,梳理了“多头重复执法”“业务办理流程不清”“数字化服务重复填报”等一批主要问题。最终在多方协同配合下,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报送市政府研究处理。 
在人大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监督与统筹协调下,全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底,相关部门共为全市4282家企业提供8490件(次)服务,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100%。这是丽水市人大与行业部门通过“面对面访”找问题的一个缩影。此外,丽水市人大还通过建立“屏对屏访”“点对点访”调研机制,精准锁定难点问题,找准联动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提质增效。
“三联”解难题 
为了主动感知并回应企业的需求,丽水市人大积极与市政务办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举措联商”,共同研究解决思路和办法。例如,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数字化服务重复填报”问题,双方联合向市大数据局提出建议,要求加强数据共享系统建设。目前,丽水市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数据及时审批率均在99%以上。 企呼我应、解决难题,还需要“整改联督”“力量联用”。2024年9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丽水市人大监督与行业部门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提升监督整体效能。该实施办法明确市人大相关专工委(室)业务处室以及相关行业部门业务处室要加强沟通对接、密切协同配合,分别指定1名具体联系人,负责日常沟通联络,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会议研究工作、破解难题,切实保障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精心组建市人大常委会专家咨询组,广纳审批、发改、经信、建设、统计、税务、审计等行业部门的专业骨干加入,为联动监督工作注入专业力量。 “三享”拓成果 
通过建立联动监督机制,丽水市各级人大形成了一批经验成果、研究成果和舆论成果,并将三项成果与相关部门共享,共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例如,青田县人大在调研中发现,进口葡萄酒因需拆封原木箱加贴中文标签,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在人大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丽水海关正式执行“木箱装葡萄酒按箱贴标”的创新监管模式,不仅节省了企业成本,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两年前,同样是在丽水市人大、青田县人大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共同助力下,全国首本进口即食发酵火腿制品生产许可证在青田颁布,标志着西班牙火腿切片作为预包装食品,可在超市、商场、直播间等渠道合法上架。 此外,丽水市人大还将上述经验做法作为共享经验成果,通过“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专报形式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献计献策。 如今,“人大+行业部门”联动监督构建起了为企服务新生态,不断推动政府效能提升、市场活力释放,以高质量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