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贯彻全会精神·人大促共富⑭】新建:人大助力,赋能共富广场
(发布日期:2025-08-07 18:55 作者: 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新建镇人大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50807185115.png

霓虹璀璨,人声鼎沸。在缙云县新建镇新建溪畔,一条寓意“一生一世”的1314米特色街区——1314婺剧文化共富广场,日均吸引游客近千人,成为夜经济“金名片”。从昔日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到如今人气爆棚的共富新引擎,背后凝聚着新建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深入调研、出谋划策、精准建言、推动落实,成功将闲置空间转化为融合市井烟火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动能,交出了一份助力共同富裕的精彩答卷。

代表“慧眼”察民情:闲置空地盼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807185127.png

转变的起点,源于人大代表的敏锐洞察与积极行动。2024年初,县人大代表、新建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建伟在日常走访中留意到,新建溪畔一片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空地长期闲置、杂草丛生。“看着实在可惜,”王建伟在一次代表座谈会上直言,“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让大家少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果能盘活这块地,建个村民活动中心或是文化广场挺好!”

她的心声,道出了村民对公共活动空间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新建镇人大高度重视这一民情民意,迅速组织代表展开深入调研。

代表“妙策”献良方:文化赋能绘蓝图

微信图片_20250807185129.png

新建镇是浙江省戏曲之乡,拥有8个活跃的民间剧团和2万余名戏迷,婺剧底蕴深厚。新建中心组第一小组的代表们带着问题,走访了思火剧团、七弟剧团等多家民营剧团。问情况、听诉求。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代表们精准“把脉”,开出了“文化药方”——提出《关于建设新建镇婺剧发展基地的建议》:在新建镇建设婺剧发展基地,为各个婺剧团体创造一个“家”,同时完善各类设施,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更好地传承缙云婺剧文化,让婺剧焕发勃勃生机、与时代同频共振。代表们还立足专业视角和群众需求,进一步“献计献策”:建议引入非遗体验、文创市集等业态,促进婺剧文化与文创、民宿经济深度联动;同时,规划建设婺剧历史展廊、戏服道具陈列厅,开设“非遗小剧场”等,推动镇政府与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戏曲培训,确保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这份凝聚民智的代表建议,为项目规划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坚实的民意基础。

代表“聚力”促落地:共富广场焕新颜

微信图片_20250807185131.png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和新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314婺剧文化共富广场”项目蓝图迅速落地。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对闲置空地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包括地块场地改造、原有游步道改造、外立面改造、灯光亮化、网络覆盖、集装箱以及舞台建设等,昔日荒芜之地焕然一新。

如今,广场中央占地400平方米的戏台飞檐翘角,古韵盎然。戏台前是可容纳900人的观众区,摆放着18张圆桌和100个长凳,余下的空地可由村民们自带凳子前来观看。广场一侧是28间临街小吃屋,另一侧是包含9间商铺、76个集装箱区,其中1号集装箱为村集体自营的酒水茶点铺。广场旁还专门设立了婺剧文化展示区,通过图文、实物、多媒体生动展示婺剧魅力。

共富广场的成功“转身”,是新建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新建镇人大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以代表为桥梁,深化打造“白天逛集、晚上看戏、周末研学”的特色场景,持续唱响“文化共富”主旋律,让“一台戏激活一座城”的故事在共富路上不断续写新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