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级人大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思政课实践丨小梅:代表进校园,把人大制度种子播进窑乡少年心田
(发布日期:2025-09-19 10:09 作者: 龙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小梅镇人大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50918162450_470_167.jpg

9月16日,龙泉市小梅镇人大以“窑火凝珍承文脉 薪火相传担使命”为主题,走进小梅镇中心小学开展“大思政课”活动。来自小梅镇的各级人大代表与学校师生联动,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学校“瓷韵书香”特色办学相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具象化讲解”,让思政教育扎根本土文化,为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的窑乡少年注入新动能。

点击播放视频

作为龙泉青瓷起源地的百年老校,小梅镇中心小学秉持“瓷都故里,传承创新”发展理念,以“崇德尚学,陶冶成器”为校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瓷娃”课程体系,“窑火凝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珍品”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浙江省陶艺教育联盟实验基地等殊荣。

微信图片_20250918162358_466_167.jpg

本次大思政课活动,正是立足学校特色办学基础,打造的“文化传承+制度认同+少年担当”融合课堂。活动伊始,“代表护旗・童声颂国”环节在学校操场展开,由人大代表与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代表们轻抚胸前代表证与师生齐唱国歌,用庄重的仪式感让孩子们在肃穆氛围中埋下制度自信的种子。

“这些瓷片为什么能安安静静躺在这里?”在“窑址探秘・代表普法”环节,代表们和学生一起走进校内瓦窑路青瓷窑址--这里既是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学校陶艺课程的实践基地。代表们以窑址为课堂、以瓷片为教材,用“法律妈妈保护青瓷宝贝”等儿童化语言,通俗讲解《丽水市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条例》的立法过程,类比“人大立法就像大家商量定校规”“人大监督好比老师管纪律”,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理解 “法律守护文化”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918162441_469_167.jpg

瓦窑书院陶艺室里,“非遗传承・人大助力”活动与学校陶艺教学无缝衔接。代表与学生分组开展“我的代表梦”制瓷创作:捏制“五角星+手拉手泥人”诠释“人民当家作主”;雕刻“民主”字样的投票箱象征“民主决策”;更在素烧瓷坯上写下“希望能有更多的娱乐设施”“想要更多彩笔”等“小建议”。代表们当场用《代表联系群众登记表》逐一记录,承诺“把‘瓷片建议’带给镇人大”,让孩子们的想法也能被重视。

在“思政课堂・少年接棒”环节,镇人大代表、学校校长蒋伟明以龙泉青瓷的“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故事,讲述“青瓷的历史发展”“青瓷的当代传承”与“青瓷的未来守护”:带着泥土的宋代青瓷碎片,诉说着大窑龙泉窑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元素的光辉历史;学生创作的“小小竹筏游瓯江”等青瓷作品,展现学校“瓷娃”课程培育出的窑乡少年风采;而“瓦窑书院非遗技艺传播大使”徽章,则在模拟人大投票选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亲身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微信图片_20250918162458_471_167.jpg

此次活动,将人大制度这一“政治课堂”与青瓷文化这一“本土资源”相结合,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场景”,让少年儿童在触摸文化、感知制度中增强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与青少年成长同频共振。

【关闭】